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索達吉堪布:阿彌陀佛修法




阿彌陀佛修法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一、修法儀軌略釋
今天講一下阿彌陀佛的具體修法。
最近學院在開“極樂法會”,大家得到上師的灌頂、聽懂這個修法以後,一定要認認真真去修。要知道,世間法沒有任何實義,包括出世間的辯才智慧,臨死時也派不上用場,唯一有用的是什麼?就是要往生淨土。這一點顯宗非常強調,我們密宗也不例外。
這個阿彌陀佛的修法,跟顯宗有很多不同,但淨土宗的個別道友也應該樂於接受。沒有智慧的人把顯宗和密宗完全分開,而有智慧的人誰都不會這樣。盡管你是淨土宗的信徒,但密宗的修法對你往生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大家要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佛法,這樣對你也有很大的利益。
阿彌陀佛的修法,今天在字面上給大家作個簡單解釋。法會已經開兩天了,很多道友可能修得不錯,但你們的修法是不是這樣修的?每天念阿彌陀佛心咒是不是這樣觀想的?還是應該對照一下。
首先解釋題目:上師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
這是上師與阿彌陀佛無別的一種修法。副標題叫做“極樂捷徑”,即通過這種修法能快速與阿彌陀佛相應,順利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個人只要具足往生的四種因,然後專心致志去修持,就算業力再怎麼深重,除了造謗法罪和五無間罪以外,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我 們遇到這個淨土法門,真的是非常有福報。藏傳《彌陀經》中雲:“若不積福德,不會聞此法,何人具福德,則彼聞此經。”前世若沒有積累許多資糧,於諸佛菩薩 面前供養承侍過,今生不會值遇淨土法門,也沒有緣分參加極樂法會、聽受彌陀聖號、遇到《彌陀經》和《無量壽經》。有了這樣的福分,大家一定要修行,若能好 好修行,縱然是具一切束縛的凡夫,往生也是很方便的。
你 們有些人是三藏法師,也有些道友對五部大論基本上能背誦,並且通達無礙,但千萬不要想淨土宗對自己沒什麼意義,應該好好地念誦、好好地修行,按照上師的要 求,把以前承諾過的佛號全部完成。我以前承諾過的有些佛號沒有完成,每天都特別著急,死亡突然來了的話,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都沒有。因為平時法務繁忙,有 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一直推推推,若有一天死亡來臨,自己可能會後悔的。
你 們沒有很多事情的時候,應該以閉關等各種方式,把在上師三寶面前所承諾的佛號、心咒盡快念完,這樣自己有一種資糧,死亡來了也很方便。聽說這裡有些老菩薩 經常說:“法王如意寶在極樂世界等著我們,我們在這裡排隊前往。”這種說法挺好的,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佛陀在續部中也說:“智慧不高但有誠摯信心的人,很 容易成就,很容易往生。”
往 生極樂世界有四種因:明觀福田、積資淨障、發菩提心、發願回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觀想佛陀、時時刻刻想要往生,有一個強烈的意樂。如果有了強烈的意樂,其 他因緣會自然積聚的。麥彭仁波切的有關教言講得非常清楚:“假如沒有強烈意樂,縱然每天念阿彌陀佛名號,也不一定能往生。”所以大家應該有信心:“我離開 這個世間後,一定要到阿彌陀佛那裡去。”有了這種信心後,往生就會很容易。
現在末法時代有一些知識分子,對淨土法門制造的違緣比較多,他們以世間正理來駁斥往生並不是那麼容易,有各種各樣的邪說。這方面我以前講《淨土教言》時也剖析過,大家應該會明白的。總之,我們要好好地發願往生,多念一些《極樂願文》,多看一下淨土宗方面的教言。

蓮花生大師伏藏
在 末法時代,有些法過了很長時間後,因為眾生福報淺薄,法的加持會慢慢消失。蓮師針對這一現象,將非常殊勝的儀軌教言,隱藏在藏地的湖泊、山巖、大海、虛 空,甚至覺性智慧當中,交付給護法神,並授記未來由哪位伏藏大師開取。以此,藏傳佛教出現了以108位伏藏大師為主的千千萬萬的伏藏大師。

國 外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伏藏,尤其是漢地的一些人,分別念比較重,唯物論學得比較多,對此常常發出疑問:“當時蓮花生大師是怎麼藏的?藏在石頭裡的話,用什 麼東西挖石頭?”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可思議的,關於這方面,藏傳佛教中的教言比較多,我以前很想講一下,但一直沒有時間。
這 個修法是伏藏品。伏藏品的特點就是,出現“文革”等毀壞三寶、染污神山等情況時,經書純潔的加持和傳承一點都不受損害。在某一個時代當中,伏藏大師開取出 來之後,它的加持非常非常殊勝。所以其他佛法的加持接近隱沒時,蓮花生大士伏藏法的加持就像熊熊烈火一樣,在眾生的相續中燃燃生起。依靠這樣的伏藏品進行 修持,一定會是成就的。
最 近在開“極樂法會”,你們可能也有這種感覺吧。盡管現在是末法濁世,五濁橫流,但居士林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下午開完法會後,僧眾們從那裡回來,把整 個山溝都染紅了。這麼多的人異口同聲地念阿彌陀佛聖號,就如同佛法興盛的時代一樣,令人見後歡喜心油然而生。這即是伏藏品的加持。


列繞朗巴大師取藏
伏 藏大師列繞朗巴,是法王如意寶的前世,也是十三世DL喇嘛的經師。他開取了二十多部伏藏品,是藏地非常出名的瑜伽士。大師的祈禱文中說,他是蓮花生大士 (語)、金剛亥母(意)、蓮師十大弟子之一金剛降魔(身)三者的化身。他不僅是個伏藏大師,還是特別了不起的文學家,他所作的詩詞、歷史、道歌等,後人看 了之後極其仰慕。
此修法是伏藏大師所開取,由十三世DL喇嘛從伏藏的原稿上抄下來的。在當今時代,如此殊勝的法相當難得,這個歷史大家也稍微了解一下。

頂禮阿彌陀佛!(此阿彌陀佛之修法,首先皈依及發心,復次進入此修法。)
念誦這個儀軌時,如果懂藏文,則應當用藏文來念誦;如果不懂藏文,用漢文念誦也是可以的,法王以前開許過。

首 先一定要皈依和發心。皈依的時候應該想:“我今當皈依阿彌陀佛上師及十方諸佛、佛法、聖眾。”我以前也講過多次,皈依就是一心一意地歸投依靠,將自己的身 口意全部交付,不管遇到快樂還是痛苦,自己唯一依賴的就是它。在三寶前發下這種誓言後,就是所謂的皈依。當然,皈依時念哪個偈頌都可以,皈依偈要念三遍。

然後是發心:“從現在開始,我要利益一切眾生,而不是利益個別的眾生。天下無邊的眾生沉溺在輪回苦海中,我要盡全力讓他們擺脫身心的痛苦,從苦海當中獲得解脫,得到圓滿正等覺的果位。”發心的偈頌要念一遍或三遍。
先皈依,再發心,之後開始正式觀想:

一切法皆空性中,當修周遍慈悲心,
如是空性悲心中,萬物皆成極樂剎。

這 屬於密法的生起次第,顯宗一般沒有這種修法。淨土宗就是要求一心念佛,觀想都不多見,即便是有觀想,也是在前面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就可以了。而密宗有內續 部和外續部的修法,這個屬於外續部。外續部修法又分幾種,可將自己觀想為凡夫人,阿彌陀佛觀在前面,以朋友(行續)或主僕(事續)的方式修持。但這裡是要 求把自己觀成阿彌陀佛,所以修法的層次比較高。

有些道友對密宗一無所知,聽到這裡就有點想不通:“自己怎麼會變成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觀在前面,我在佛前求悉地倒可以,但把自己觀成阿彌陀佛有點困難。”這說明你密宗的基礎還沒有打好,最好是先修一些顯宗的法。

在修法的時候,假如你能明觀,就應該明觀阿彌陀佛;倘若實在不能明觀,就在佛堂上放著阿彌陀佛的照片或塑像,作供養、祈禱之後,以堅定的信心念佛號或持心咒。這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當然,你們得了灌頂,還是應該盡量用生起次第。剛開始時這種生起次第的修法很麻煩,有時候可能觀不出來,但時間長了,完全就能觀想了。若能觀想得出來,到時候往生極樂世界很容易,只要一明觀阿彌陀佛跟自己無二無別,一瞬間就往生了。因此在修行的時候,密宗修法是最殊勝的。

皈 依和發心之後,你一邊念誦儀軌(只念一遍),一邊觀想:“諸法都是空性的,就像《中觀根本慧論》所抉擇的,有也不是,無也不是,是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 這樣的空性除了諸佛菩薩以外,芸芸眾生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始終耽著一些瑣事,要麼耽著家庭,要麼耽著親朋好友,要麼耽著感情、事業,這些眾生非常可憐,什 麼時候才能獲得圓滿正等覺的果位啊?”從內心當中生起一種悲心。

萬 法抉擇為空性,不懂空性的眾生很可憐,這種悲心和空性融入一體,成為一種相合的心態後,一切眾生和器世界慢慢變成極樂世界的能依、所依。外面的世界就像 《觀無量壽經》所講的,是具足七寶、八功德的清淨極樂剎土,而裡面的有情全部是阿彌陀佛及其化現。具體而言,整個經堂、你住的房子等器世界,是極樂世界的 一種妙用和顯現,而我們現在所有的人,統統是阿彌陀佛的化現。一佛能化千萬俱胝佛,包括牦牛、烏鴉等有生命的東西,也都是阿彌陀佛的化現。這便是“萬物皆 成極樂剎”的觀想方法。

這樣觀想之後,接著是觀想自己:
蓮月墊上自心捨,由彼發光成二利,
其變自成出有壞,阿彌陀佛身紅色。
在極樂世界的中間觀想一朵大蓮花,白色的花瓣、紫紅色的蓮蕊,八瓣、十二瓣、三十二瓣都可以。蓮蕊中間有一月輪,月輪上有紅色的藏文捨(ZA:)字,這個捨字就是自己的心。

然 後捨(ZA:)字發紅光來“成二利”。怎樣成二利的呢?它散射出無數光芒,每個光端上都有八吉祥、七輪寶等供品,以此供養十方諸佛菩薩,清淨自己無始以來 的罪障,圓滿一切功德,積累資糧、淨除罪障,這就叫自利。捨(ZA:)字又不斷地發光,照射整個六道輪回,消除地獄的寒熱之苦、餓鬼的饑渴之苦、旁生的役 使之苦、人類的生老死病、天人的死墮之苦、阿修羅的戰爭之苦,這就是利他。(這種觀想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你們這幾天修了沒有?)

二 利圓滿之後,捨(ZA:)字馬上變成出有壞 阿彌陀佛,即自己的心變成具無量功德的阿彌陀佛。在顯宗中,這種修佛慢是沒有的,但今天的生起次第中有這個觀想方法。阿彌陀佛(自己)身色是紅色,就像紅 寶石一樣,特別莊嚴,令人見而生信。觀想力較好的人,還可觀想旁邊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無量聖眾圍繞。

再進一步細致地觀想:
一面二臂定印上,持著充滿甘露缽,
兩足不變跏趺坐,三種法衣美妙身。
“一 面”代表阿彌陀佛遠離四邊八戲的功德;“二臂”代表智慧和方便的功德;“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代表智慧與方便雙運;“甘露缽”代表能滿一切眾生所 願的教法;“兩足不變跏趺坐”代表不住輪回涅槃二邊;“三種法衣”是祖衣、七衣、五衣,阿彌陀佛現為出家相,以此作為美妙身相的莊嚴。

當 然,這些全部是在描述自己。從來沒觀想過的個別道友,有時候也許觀想不來,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在前面放一張大照片。最近開“極樂法會”期間,居士林經堂的 後面,一面山全是阿彌陀佛的大唐卡,你們應該到山對面或在下面一直看著觀想。觀想很好的話,閉著眼也可以浮現出阿彌陀佛的形象來,這個時候你觀想自己變成 這樣的佛陀很容易。

圓滿一切相隨好,圓覺五身勝本性,
現而無有自性者,心間月上紅捨字。
阿 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圓滿如來正等覺的一切覺悟,具足法身、報身、化身、現前菩提身、不變金剛身五種身。這樣的身相不是像我們一樣,有肝髒、腸子 等五髒六腑,而是像鏡子裡的影像或空中彩虹一樣現而無自性。從顯現上講,無有任何混雜,一點一滴都現得清清楚楚;從空性上講,絲毫實質也沒有,不像唐卡或 塑像那樣有質礙。
這個身相的心間有一芥子般很薄的白色月輪,月輪上再觀想一個紅色捨(ZA:)字。生起次第的教言中說,這個捨字要觀得特別細,就像用頭發尖畫出來的一樣。月輪和捨字觀想得越細,心就越能集中在這個上面,斷絕粗大的分別念,入於這種定當中。

根本咒文右旋繞,由其發光諸善逝,
如同所修迎請入,乍、吽、瓦m、火。
剛 才觀想心間有個非常細的紅捨字,捨字的周圍,以右旋方式立著“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這幾個字。這個咒輪不用旋轉。一般來講,內續部有旋轉等修法,但這裡 沒有這樣要求,你們就不要過於胡思亂想,也沒有必要問很多。除了這個修法以外,不用觀想其他,能觀這個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有些人分別念特別重,該觀想的他 不想,不用觀想的就開始添枝加葉:“這個咒語怎麼樣旋轉的?大小是怎麼樣的?位置大概在什麼地方?旋轉的快慢怎麼樣?一秒鐘要轉多少次?”沒有要求的話, 你沒必要在這裡增加分別念。

這個咒輪發出無量光,照射十方諸佛菩薩,從十方剎土中迎請無數如來。這時所有的如來都變成阿彌陀佛,就像雨水或雪花融入大海一樣,紛紛融入剛才所觀想的阿彌陀佛(自己),同時念“乍吽萬m火”迎請咒。這個咒語可解釋為迎請、融入、變成一體。灌頂、念誦時經常有這個咒語。

以 上是大致的觀修方法。大家應該會觀想吧,我再重復一遍:首先觀想一切都是空性的,空性當中對眾生起悲心,自己的悲心和空性融入一體之後,萬法變成極樂世界 的種種莊嚴。在極樂世界的中央,有一個白色的蓮花,蓮花中間是自己心識所變的紅色捨字,捨字發光作二利,之後紅捨字馬上變成阿彌陀佛。至於具體的身色等, 大家應該清楚。在阿彌陀佛的心間觀想一個白色月輪,上面有紅色捨字,周圍有“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這幾個藏文。咒輪發光照射十方剎土,迎請如來融入自己 阿彌陀佛,“乍吽萬m火”,自己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增上這種佛慢。


你 們每天念誦會不會這樣?如果不會,光是口頭上念“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捨”,可能意義不是很大。漢傳佛教中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持 名念佛的話,光是口頭上念“南無阿彌陀佛”,心裡從來不想阿彌陀佛的樣子,也不想自己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念誦不是很重要。

開了兩天的法會,大家每天念咒要不離這樣的生起次第,若能做到這一點,哪怕你只念一百遍,功德和力量也非常大。因為這是伏藏大師和蓮花生大士的要求,念阿彌陀佛名號,有時候沒有這個要求,但念誦這個咒語有這個要求。
“乍吽萬m火”以後,
咒文發光作二利。

二利,就是剛才所講的自利和他利。
色現清淨無量光,聲響清淨心咒音,
意聚清淨五智慧。
所有的阿彌陀佛融入自己身體後,咒輪發光作二利,作二利之後觀想:

一、 “色現清淨無量光。”一切身相全部清淨為無量光(阿彌陀佛)。有些人也許覺得不可能,其實只要心清淨,完全是可以的。你看見一個人、看見一個動物,就想這 是阿彌陀佛,即使看見一個壞人,也認為他是阿彌陀佛的化現。就像遇到一些領導時,雖然他們很壞,但實際上是國王派來的,不能得罪他,這樣你對他就有一種不 同的感覺。
有情世界是這樣。器世界的話,外面的山河大地、地水火風全是阿彌陀佛的極樂剎土。盡管我們所接觸的外境凹凸不平、嘈雜不堪,實際上它是極樂世界的幻化顯現。

二、“聲響清淨心咒音。”你聽到的聲音,不管是人聲、鳥聲,還是地水火風的聲音,全是阿彌陀佛心咒的幻變。罵人的聲音也好,拖拉機的聲音也好,城市裡的各種聲音也好,全部變成心咒的清淨音聲。這個可能比較好觀。
三、“意聚清淨五智慧。”不管是貪心、嗔心,還是善心、大悲心,所有的念頭與阿彌陀佛的智慧無別,全部變成清淨的佛智慧。

不 僅藏傳佛教有許多清淨觀的修法,漢傳佛教中也有一個這方面的真實故事,現在被拍成了電影:在四川省梓潼縣,有個四十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很想吃素念佛,但她丈 夫非常壞,想方設法要阻止。她做飯的時候,先給丈夫做一份葷菜,再做自己的素菜。丈夫見狀,便把葷的東西舀到她碗裡,說:“吃肉的沒罪,做肉的有罪。”如 此兩次三番,妻子不得不隨順他,只好放棄吃素。

丈夫見計得逞,又要想法把她的念佛止住,於是干起殺豬賣肉的行當,每天早上強迫妻子幫他按豬腿。每次殺完豬,他就故意說:“殺豬的沒罪,按豬的有罪。”果然,再也沒聽到妻子念過一句佛號了。

這 樣過了三年。一天,妻子突然說:“我要回家了。”丈夫莫名其妙,問:“你的父母早已過世,你要回哪個家?”妻子說:“實話告訴你,我要回極樂世界了。你這 個人心太壞,我本想做個吃素念佛人,你故意存心破壞。幾年來,我一直在心裡念佛,按住每一頭豬時,都在默默念佛祈求:‘豬啊,我罪業深重救不了你,就讓阿 彌陀佛把你接往淨土吧!’一直念佛到豬斷氣為止。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幾年經我手按的每頭豬都已往生,為了感謝我,三天後他們要跟隨阿彌陀佛一道來接我往 生。”丈夫一聽,認為她在胡說八道,精神不正常。

到了第三天,妻子房屋內外遍滿香氣,出現各種瑞相。丈夫覺得很納悶,一直暗中觀察。見她梳洗完畢後,坐在椅子上閉目念佛,不到十聲就坐化了。見到這突如其來的事實,他自己特別後悔,從此改掉惡習,勵力地忏悔,也成了一個念佛人。

這 個故事中,妻子在壞丈夫的高壓政策下,一直不敢出聲念佛,只有在心裡默默念。洗衣服時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殺豬時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南 無阿彌陀佛”,行住坐臥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像密宗所講的,聽到的聲音也好,看見的色法也好,心裡的分別念也好,全是阿彌陀佛的一 種幻現。如果我們白天做事、晚上睡覺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作所為、所聽所見全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幻現,臨死時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的。

只 不過是我們的功夫不成,人身這麼短暫,遇到如此殊勝的往生法,自己卻不願意努力。尤其是有些老年人非要背因明,不喜歡老實念佛,七八十歲的人背因明,跟誰 也辯論不了。而年輕人呢,認為現在要弘法利生,老了以後再念佛。其實我也有這種想法,但時間不一定等人啊!我們藏傳佛教中,這一點就做得非常好,很多人到 了五六十歲,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用管,一心一意地念阿彌陀佛和觀音心咒。一定要這樣做,自己對自己應該有時間的控制,否則不要說做些沒意義的事情,就算有意 義的背誦因明、參加辯論,七八十歲的老公公、老太太在因明辯論中獲勝,也不知道對佛教有沒有貢獻?
大樂之中念心咒。

所謂的大樂,就是一切皆現為阿彌陀佛的境相,沒有任何苦受。從勝義角度講,是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就現在的顯現而言,一切苦受都沒有。在這樣的大樂境界中,專注地念“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捨”。一直念滿三十萬遍。
每次不論念了多少心咒,都要作回向:
願我迅速以此善,成就無量壽佛尊,
一切眾生盡無余,悉臻彼等之勝位。
最後想:“我這樣的善根,願所有眾生成就無量光佛的果位。”

下面是伏藏品後面的小字:
一十一字根本咒,三十萬遍得悉地。
咒語共有十一個藏文,這樣的根本咒如果念了三十萬遍,那一定會獲得悉地。獲得悉地就是成就,也就是往生。這是諸佛菩薩的金剛語,大家務必要深信不疑。

這 次你們參加法會,再忙也要盡量完成,假如這次不能完成,也要在短暫的時間內補上。念的時候一定要觀想,前面所講的這些比較簡單。即便什麼都觀不來,也可以 簡單地觀自己是阿彌陀佛,心間觀想一個咒輪,發光利益眾生、迎請諸佛菩薩,在這種境界中一直念心咒。最後作回向時,或者念前面的頌詞,或者念《普賢行願 品》,或者念《極樂願文》的後面部分,這些還是很重要的。

當 然,如果信心非常大,觀想一點都不清楚,光是念佛號、念心咒也有功德。《極樂願文大疏》中講,在石渠一帶的達多地方,有個人常常祈禱阿彌陀佛,念誦了許多 遍《極樂願文》。但他一直認為阿彌陀佛身相是藍色的,而根本不會明觀形象。可是憑著信心力,他在臨終時,阿彌陀佛親自降臨,將其接引到了極樂世界。但是我 們遇到了這樣的法,阿彌陀佛的身相還是應該觀清楚,最好是把唐卡或照片擺在前面,一邊觀想一邊念誦。

不僅藏傳佛教的伏藏品中規定,要念三十萬遍的阿彌陀佛心咒,漢傳佛教的往生咒念三十萬遍的話,也能面見阿彌陀佛。唐朝道世法師在《法苑珠林》中說:“往生咒誦滿三十萬遍,則面見阿彌陀佛,決定得生安樂淨土。”這些也是一種緣起,高僧大德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

佛現攝於無緣中,其後回向發心願,
消除現世非時亡,來世極樂深捷徑,
是故具緣當修持。薩瑪雅!
把 自己觀為阿彌陀佛、外面的世界觀為極樂世界,然後極樂世界全部化光,自己阿彌陀佛也化光,在無緣的空性中安住。假如你有大圓滿或大中觀的證悟境界,就在這 樣的境界中安住;什麼境界都沒有的話,就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都化光融入法界,沒有任何作意,在這樣的空性中稍微安住一兩分鐘,之後發願作回向:“我這次 的善根回向天下無邊的眾生,願他們往生極樂世界。”

這 樣修的話,可以遣除非時死亡的違緣。所謂非時死亡,是指本來該活100歲,但中間出了一些違緣,在50歲時就死了。所以阿彌陀佛實際上與長壽佛無二無別, 只要好好地修“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捨”,就是在修長壽佛。很多人都願意長壽,但是造罪業的話,長壽也不一定有意義。好多居士在醫院裡檢查身體,特別害怕 出現意外,一定要活到多少多少年。其實你光有心願還不行,應該修這個法來遣除非時死亡,來世往生極樂世界。

大 家遇到這個法,還是有殊勝因緣的,從歷史上看,依靠淨土法門成就的人非常非常多。藏傳佛教裡面有,漢傳佛教裡面更多。比如說蓮宗二祖善導法師,在晚年時一 心念佛,《佛祖統紀》中記載,他三十多年沒有睡過覺。(我們不要說三十多年,三天不睡覺,也要用六天補上。)他臨終時向西方祝願:“願佛接我,菩薩助我, 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說完這個偈頌,就站著安然往生了。

他 是佛教裡著名的祖師,我們可能無法與之相比。但明代蓮池大師所編《往生集》中,載有一則鹦鹉念佛往生的事例。現代的往生實錄裡面,也有牛聽僧眾念佛往生 的,小狗獲得往生的,還有公雞獲得往生的,這些事例非常多。我們雖比不上以前的大德,比如淨土宗的祖師,藏傳佛教的喬美仁波切、薩迦派索朗則莫、龍猛菩薩 等大成就者,但跟牛、鹦鹉、小狗比的話,它們念佛念得也不准,再聰明肯定也不如我,我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意樂,為什麼不能往生?

強 烈的願望很重要。法王如意寶曾說:“念佛的時候,應該像年輕人談戀愛一直想著對方一樣,要一直想著往生極樂世界、想著淨土的功德。若有這樣的願望,決定會 往生的。”現在很多出家人、在家人口裡經常念佛,但心裡並沒有強烈的願望,如此不一定能夠往生。所以,有往生的願望非常重要。


麥彭仁波切還說,即生中若沒有明顯的往生征兆,於臨終時得聞佛號,對此生起信願者,也能往生。即使臨終時不能起信,中陰時若能憶念佛號者,依靠強烈的信心力,亦能往生。因此無論於今生、或臨終、或中陰,皆當修行此法要,對阿彌陀佛有很大的信心。

我 自己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倒特別足,覺得法王已經往生了,作為法王的傳承弟子,與極樂世界有不共的因緣,一定也能往生。但要念誦的咒語,自己因為時間關系,總 是沒有完成,一直覺得很遺憾,想空出時間將往生的資糧准備好。死亡隨時都會到來,求醫生、求上師想再活一兩天也沒用,不管是什麼時候走,有了資糧的話,都 會往生極樂世界的。

臨死的時候,無論在醫院裡也好,突然出現違緣也罷,應像《六中陰》中所說的,馬上要觀想上師阿彌陀佛。這樣一來,麥彭仁波切也講了,臨死的心態很容易轉變,依靠你的信心和阿彌陀佛的願力,二者一結合便能當下往生。


我 們這個傳承的弟子,與別人相比,跟極樂世界有不共的因緣,在往生方面有極大的優勢。打個比方說,你上面有領導的關系,下面有自己的智慧,想當官的話,有不 共的方便。同樣,上師如意寶有許多征象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依靠上師的加持和我們自己的發願,再加上阿彌陀佛的不共願力,各種因緣一具足,只要有顆想往生的 心,就一定能夠往生。所以大家在念誦過程中,一定要有強烈的願望,不要三心二意。假如表面上跟僧眾一起念佛,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往生,這樣不是很好,一定要 改正過來!

能仁王吐單加措,抄於列繞朗巴之伏藏原文也。
這個修法,是十三世DL喇嘛從列繞朗巴伏藏原文中節錄出來的。

在 儀軌的最後,法王如意寶還蓋了兩個章,一個是永單加措、吐單曲配的,這是法王的傳承上師;一個是法王自己的。法王不管到國內外哪個地方,都隨身帶著這個 章,不是重要事的話,從來沒有蓋過,最重要的事情才會在上面蓋這個章。以前我們發願念“系解脫”時,上師在《一子續》上蓋過,為什麼這個往生淨土法的儀軌 上也蓋這個章呢?意思就是說,按照上面所講的內容,對往生極樂世界有強烈希求心和信心、完成三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的信徒,一定能夠往生。這一點由法王如意 寶作保證,所以就簽名蓋章。上師曾在成千上萬的眷屬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諾過:“只要你們以強烈信心完成持誦佛號和心咒的要求,不能往生的話,我是在打妄 語。如果沒有把握,我根本不會在這麼多人面前承諾。”上師如意寶講過很多的金剛語,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在 座的有些人可能沒有見過上師,但傳承上師的加持和力量不可思議,很多人做夢也好,白天的征兆也好,都證明上師往生到了極樂世界。我們不知道能活多長時間, 年輕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開法會時一定要好好地念誦心咒,盡量把三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完成,完成的話,有了上師的承諾,肯定會往生的。每個人應該有這個把 握。遇到這麼殊勝的法,甚至一些旁生都能念佛往生,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與此同時,忏悔也非常重要。最好是先念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然後一直念阿彌陀佛名號,這樣決定能往生。遇到這樣的修法,你們非常有福報,沒有福報肯定遇不到,所以大家理當生起歡喜心!

二、共修次第引導
剛才講了阿彌陀佛的修法,在家聽受的道友和經堂裡的人,現在用幾分鐘修一下。本來應該一起念誦儀軌,但是這次不念,大家跟隨我的引導來觀想:
首先結跏趺坐,坐勢端正,觀想:“從現在開始,我皈依以阿彌陀佛為主的上師三寶。”……

然後想:“這次觀阿彌陀佛修法,是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為眾生發無上的菩提心。……
接下來,觀想萬事萬物皆是空性,這樣的空性許許多多眾生沒有懂得,對他們生起悲心。……
這種空性與悲心的本體是清淨的,但它的現相是極樂世界的器情萬法,觀想周圍一切皆是極樂世界的環境和極樂世界的有情。……

在廣大無邊的極樂世界中,觀想白色的蓮花和月輪,自己的心變成紅色的捨字,發出光作二利。光收回來之後,自己一剎那變成出有壞阿彌陀佛,身色紅色,一面二臂,跏趺坐,圓滿相好。……
阿彌陀佛心間的白色月輪上,觀想一個紅色捨字,捨字放光迎請十方諸佛菩薩,以阿彌陀佛的形象融入自己身體。……
之後,觀想所有色法清淨為阿彌陀佛的形象,所有聲音變成阿彌陀佛的心咒,所有心識變成阿彌陀佛的智慧。……
在這樣的心態中,大家一起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捨……

此善根回向一切眾生後,器世界的極樂世界化為光,有情世界的阿彌陀佛也化為光,全部融入法界。於這樣的空性中,不起任何分別念,稍許安住一下。……
起定的時候,將一切善根回向眾生。……

今天由於時間關系,簡單地表示一下。其實共修力量是很強的,你們開法會時也應該這樣修!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
蓮花生大師 伏藏
列繞朗巴大師 取藏
索達吉堪布 譯頌
頂禮阿彌陀佛!(此阿彌陀佛之修法,首先皈依及發心,復次進入此修法。)

皈依:(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發心:(一遍)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願諸眾生永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

正行:(一遍)
一切法皆空性中,當修周遍慈悲心,
如是空性悲心中,萬物皆成極樂剎。
蓮月墊上自心捨(ZA:),由彼發光成二利,
其變自成出有壞,阿彌陀佛身紅色。
一面二臂定印上,持著充滿甘露缽,
兩足不變跏趺坐,三種法衣美妙身。
圓滿一切相隨好,圓覺五身勝本性,
現而無有自性者,心間月上紅捨(ZA:)字。
根本咒文右旋繞,由其發光諸善逝,
如同所修迎請入,乍、吽、瓦m、火。
咒文發光作二利。色現清淨無量光,
聲響清淨心咒音,意聚清淨五智慧,
大樂之中念心咒:
<- A- 3A- KJ- 7- A- ;- ?A- :A- >- ZA:
嗡阿彌德瓦阿依斯得吽捨

回向:(一遍)
願我迅速以此善,成就無量壽佛尊,
一切眾生盡無余,悉臻彼等之勝位。
一十一字根本咒,三十萬遍得悉地,
佛現攝於無緣中,其後回向發心願,
消除現世非時亡,來世極樂深捷徑,
是故具緣當修持。薩瑪雅!
能仁王吐單加措,抄於列繞朗巴之伏藏原文也。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頂果欽哲法王開示心地善良”是什麼?



這是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業能夠如此無邊無際的原因。如果你了解這一點,你將明白,即便是吹拂一個發燒病人臉龐的涼爽微風,也都是諸佛的加持和慈悲。

頂果欽哲法王開示心地善良”是什麼?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聽瑞的人們啊,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眾生的數目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然而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只和少數眾生有所關係。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我們總是喜愛一些人,厭惡一些人,不在乎其餘的人。這種對其他眾生存有的偏頗和有限的見解,持續使我們生起執著和嗔恨,因而積聚了身陷輪迴的業。

如果我們能一瞥過去無盡的生生世世,我們將了解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眾生不曾是我們的母親或父親,而且不只是一次,他們曾是我們許多生世的父母。為了回報他們的愛與大慈。我們應該像證悟者一般,對所有眾生生起愛與慈悲。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生起帶領一切眾生證悟成佛的願望,不遺棄任何一個眾生。發起這個誓願所累積的功德,和這個誓願所涵蓋的眾生數量成正比。因此希望救度無數眾生的願望,將能產生無量功德。

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達成這個願望的基礎。如同佛陀對波斯匿王(King Prasanjit)所說的:“喔,偉大的國王,你的事業是如此的廣大無量。無論你是在行、住、坐、臥,願你所有的行為、法規和判斷都受到善心的啟發。如此一來,你將為你的臣民帶來無限的利益,並為自己累積無量功德。”

“心地善良”是什麼?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證明。然而,父母只不過是無量眾生里面的兩個眾生。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眾生--不只是我們的朋友,也包括敵人和陌生人--當做我們的父母,並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去想一個你最敵視的人,並視他為你心中最親愛的人。如果你對某一個親近的人生起貪愛之心,那麼把他視為一個夢中遇到的人,一個缺乏任何真實存在的幻象。

心地善良必須以實際地利益他人來展現。然而,什麼是利益他人?毫無疑問的,布施食物、衣服、住所和情感是心地善良的表現,但這種仁慈仍然有限。我們應該努力用一種無限的方法來利益眾生,而佛法則是唯一的途徑。

我們應該用各種方式來幫助眾生,用直接和間接的方式,用行動和祈願來幫助眾生。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在蟻塚、養魚塘或鳥禽養殖場念誦諸佛菩薩的名號,心中生起慈悲,並祈願:“願這些動物不再投生輪迴惡趣之中。”諸如此類能夠真正利益眾生的行為有很多很多。當你持續受到利益眾生的動機的激勵,菩提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獲得證悟的願望--將在你心中漸漸開展。

我們不能用表象來評判行為。行為的價值取決於內在的態度。驚人的利他行為可能出自於自我本位的動機--例如期望被人感謝,在來世享受業果--完全和心地善良無關。如此的動機貶損了行為的功德。記住,誓願帶領一切眾生解脫的愛與慈悲,乃大乘之正道。

菩提心有兩個層面:究竟菩提心和相對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了悟空性;它將隨著時間慢慢地在心中成熟。相對菩提心則是根植於愛與慈悲的利他想法和利他行為。深刻地修持相對菩提心一段長時間之後,這種修持將自然而然地轉化你的心,直到你了悟究竟菩提心的曙光顯現。

徹底了悟空性的菩薩成佛之後,他展現的悲心不會再含有凡俗的、造作的念頭。他不會想:“這個眾生向我祈求,我必須幫助他。”或“這個眾生沒有祈願。”他的慈悲和空性是無所不在且含攝一切的。如此這般的慈悲是離於偏愛分別、執著或嗔恨的。它如同太陽,平等地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之上,無論水面大或小,清澈或混濁。慈悲是空性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光輝,離於概念,超越形述。

這是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業能夠如此無邊無際的原因。如果你了解這一點,你將明白,即便是吹拂一個發燒病人臉龐的涼爽微風,也都是諸佛的加持和慈悲。

業力因果”之闡述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開示




你若決意脫離輪迴,你就會精進學佛。要修行,首先要到三寶處皈依,此時須對三寶之珍貴有所了解,並學習消除業障的方法,而且以奉獻及其他方法積集福慧兩種資糧。你若學佛而不知為何要學,也不知修學的方法,以及修學的結果,那就有如於黑霧之中射箭。 ----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開示


深觀業果  
業力產生三界六道眾生,以及他們對苦與樂的幻覺。  
一、不善業(黑業)  
不善的行為起於情執,茲闡釋如下:  
1.身業  
第一種身的不善業為殺生。 “為了貪欲而殺生”,意指為了其他眾生之肉、皮、骨、麝香,或其他部分而殺,或為了金錢、自衛、衛人而殺。 “為了憎怒而殺生”,意指為了敵意或爭論而殺。 “為了供養而殺生”,誤以為那是美德善行,實則愚癡不了。殺生的行為,業果完全成熟時,是墮於地獄受苦;殺生行為的未熟果是:你若再生為人,你會有殺生的傾向,殺生行為所得的果報是短命、多病,而且多生多世為人所殺;殺生的依報是會出生於陡峭的多山之地,因為在那種地方常有生命危險。  
第二種身的不善業是“不與取”,例如:強行竊取,或以暴力奪取;偷偷地暗中竊取;或是在契約上以機詐騙取等,都是“不與取”。偷盜的不善業果報是會生於餓鬼道;若再生為人則會貧窮而不快樂;會有偷盜的業習;其依報是會生在多雪與冰雹的國度。  
第三種身不善業是邪淫。邪淫的意思是與血親行淫,如母親、姊妹或女兒;或與他人的妻子、情人行淫;或在佛法所禁制之處行淫(非處淫),意即:在有僧人、喇嘛、寺院的周圍,或鄰近佛塔,或在多人之處行淫,即使是與自己的配偶,亦為犯邪淫;或於持不淫戒時行淫(非時淫),或當婦女懷孕時行淫。邪淫的四種果報是:來世生於餓鬼道;若生為人,會與自己的配偶憎如怨仇、意不投合、爭吵不休,永遠不滿意自己的配偶,而時常想起他人;生於多沙之地。  
2.語業  
口的第一個不善業是妄語:於修行方面“未得說得”,害人的謊言,以及一般的謊言,皆為妄語。妄語的四種果報是:來世生於畜生道;若生為人,將受人極度毀謗,並口發惡臭;有說謊的業習;生於偏遠,以及極冷或極熱的國度。  
“兩舌”意指使兩個人當面意見失和,或以暗示方式造成他人意見歧異,或含沙射影以造成分歧。兩舌的果報為:來世生於地獄道;若生為人,將孤獨無朋;喜好兩舌;生於峻峭的國度。  
“惡口”意為:當面對某人言語粗暴尖刻,以戲謔或捉弄的方式來侮辱人,或在他人的友伴前毀謗他。惡口的果報同樣也是生於地獄道;若生為人,將會聽到各種惡音惡語;總是喜好難聽的話;生於熱而乾的地區,其地充滿巉崖峽谷與荊棘。  
“綺語”的行為有:持咒不當,對經典的闡釋錯誤,多言無關緊要之事,及對不敬佛法者解說佛法等。綺語的果報為:來世生於畜生道;若生為人,他人對其所說多不感興趣;言語粗鄙,生於冬夏混淆不清的國度。  
3.意業  
意的惡業有三:貪愛、嗔怒及疑法等。 “貪愛”意指你對於你的門第、血統、身體、性格、財富、家私等起了很深的愛執,以致於你認為他人完全不配與你同等享有;或者你看到別人擁有某些東西,而認為那些東西應該是你的才對。貪愛的果報是來世生於餓鬼道;若生為人,則所願不得成就;將會生性貪得無厭;生於五穀歉收的國度。  
“嗔恨”意為:意欲侵略他人或與他人爭鬥而引起之惡意​​,或由嫉妒、怨恨等而起之不善意。嗔恨的果報是來世生於地獄道;生性善怒;他人將無緣無故待你如怨仇;生於崎嶇多山的國度,境內深谷縱橫。  
“疑法”意含不相信因果原理,不信一切對錯與究竟之理,或不信三寶。疑法的果報是來世生於畜生道;將生而愚癡,對事理一無所知;沒有求知欲;生於貧窮而不毛之地。  
十惡業中最壞的是(一)殺父母,或殺上師;(二)偷盜三寶所屬之財物(注14);(三)誘使別人破不淫戒​​;(四)謊言瞞騙上師;(五)藐視如來(注15);(六)造成同修道友或僧團不睦(破和合僧);(七)對父母或已開悟的聖人言語衝犯;(八)參與無聊的閒談,使得別人學佛分心;(九)覬覦供養給三寶的珍貴物品;(十)​​挑撥他人使心起惡意而犯下不可彌補的過失;以及(十一)心存邊見而懷疑佛法等等。  
4.情執與業報的關係  
嗔恨之業將感來世生於地獄眾生之果報;貪婪感為餓鬼;愚癡感為畜生;愛欲感生為人;嫉妒感為修羅;傲慢感為天人。多造不善感生於地獄之果報;中等的不善業感生餓鬼道;少量的不善業生於畜生道;善惡業相雜感多生多世生於三善道。你所造惡業的受害者的身份之高、中、低,可決定你感生的地獄、餓鬼、或畜生。不善業會繼續存在、發展,一直到誠心發露、懺悔為止。  
二、善業(白業)  
善業起於慈悲、善意、寡欲、以及知足等美德。  
1.身善業  
慈心不殺,而且進而護生,若業果完全成熟,則得生於天道;若生而為人,則得享長壽、無病,並得富有,且於無量生中,享受幸福安樂,並且生性不喜殺生;你所生的國度會很美好,一切都會很如意。你若不偷盜,且反過來慷慨布施,你來世將會擁有統治者的權勢,即使生而為百姓,也會擁有眾多資產與財富;你將會歡喜布施,而且會生於糧食與財富最為豐厚的國度。不邪淫的福報是來世得生為天人,若生而為人,則能擁有賢慧、美麗的眷屬,且一生和諧美滿,情誼不斷、互相愛慕;所生國度將十分美好、舒適。  
2.語善業  
不妄語且進而實語的福報是:來世得生為天人或人;人皆信你所說為實;喜說誠實語;得生於平坦之國,其地終年有果物成熟。  
你若不再兩舌且進而調解紛諍,其福報為得生為天人或人中;人皆信賴你所說為真;你將性喜和諧;得生於無有霰、雹的國度,其地糧食與財富皆易獲得。  
你若不再惡口,且行“柔軟語”,其福報為得生天人或人中;受眾人稱讚,且常聽到善語;性喜軟語;得生於文雅的國度,其地氣候溫和。  
不綺語且說有意義語的果報是:來世得生人中;他人聽你的話都心生歡喜,且易受你的鼓勵而向上,性喜寡言;所生國度地形平坦,氣候溫和。  
3.意善業  
不貪心且進而知足寡欲的福報是:來世得生為天人或人;天生快樂,所願成滿;生性永遠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且生於氣候溫和、地形宜人的地區  
不懷嗔恨,且進而心懷善意的果報是:來世得生於天人或人中;為一切人之所愛;所願皆得遂;生性樂助一切有情;所生國度中一切需要皆得滿足。  
你若捨棄懷疑,你將得生為天人或人中,將為他人所敬仰,且天生聰穎睿智,性喜精進學習;所生國度土地肥沃、五穀豐登。  
三、寂靜之業  
“心志專一”為禪定修習之種子,並可以此而於日常生活中得到定力。十善業為構成修習禪定時的專注力之骨架,禪定之修習應由八種準備工作開始,以培養專注力。其後,真正的行禪則為修習具有覺、觀、喜、樂的三摩地,此種修習將可出生初禪,其次,於行禪時,若無覺、觀,而仍有喜、樂之受,這時便到達二禪;接著,於三禪之上,當覺、觀、喜、樂四者皆息,便達到四禪。 “空無邊處定”的實際證得是由四禪發展而來。修習“空無邊處定”,將使人得生為“空無邊處天”之天人。更進一步地寂滅心意識,你將可生為“識無邊處天”之天人,乃至“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得一連串的解脫,是由於一步步地離於情執,此時行者的心意,於到達每一境界時,無不念念分明。這一切實際的修持,皆為純一直心之表現。  
以上這三種富有情執色彩的身、語、意三業,就是造成輪迴的媒介。  
簡要言之,於輪迴流轉之中,有一執著起於根本無明,從這執著,分別意識變成情感;而明覺之性則能成就智慧、信心、慈悲等良好的性情。三善道與三惡道眾生及其所受之苦樂,皆由其善惡二業所感。眾生之別,各如其業,業有萬千差別,眾生亦然,因為不同的果報乃是由不同的行為而生。  
雖然某人於某一世可能由於某些善業而投生為人,但卻可能由其所造成之惡業來決定他的幸與不幸。例如,你可能生而為人,但卻很窮。反而言之,你的投生異類可能是由你的惡業來決定的,但你所造的善業卻可決定其他。例如你可能生為一條富有的蛇王。假如促使你投生的主因及其餘的業都是善的,你可能生而為天下之王者;若兩皆惡業,便墮為地獄眾生。  
今世所造之業,若得現世報,便是人神共憤的大罪,如預謀殺害佛。例如調達,他傷了釋迦牟尼佛,在當生即受地獄之火的果報。現世報也有的是善業善報的,例如有一對夫婦因供養舍利弗一餐,後來穀物成熟時,收到金穗之玉米。於出生後就立即遭報的,多半為犯五逆重罪,或五種次於五逆之不可悔罪,這些大罪都是下一世馬上受報。有些行為則為隔世報,譬如有的行為要隔三世或四世才受報,有的甚至更遲。  
有些業是由外在行為積集的:例如誠心禮敬三寶,或者因憤殺人。業也可以是不必靠外在行為積集的:如見他人的善行或惡行而心生歡喜。有時即使有外在的行為,也不一定能積集業,例如坐下來打坐,但卻縱任你的心意散亂。  
有些人行善行,然而其發心並不正確,例如為求名聞而造寺、造塔。有些惡行卻可能本意是高尚的,例如為了要教導某人,而對他言語粗暴或打他。  
“共業”的意思是:許多眾生共同積集的類似之業,因而有類似的果報。例如,一切眾生所看到的宇宙都是一樣的。 “別業”意指眾生個別所造的業,因此產生各人皆不相同的種種苦樂;各人所造業之不同,也是由於每個人的環境、身體和財產等有所不同。當善業的福報享盡時,惡業的果報便開始。早年的幸福到晚年可能變成悲慘。  
放生會有長壽的福報,毆打別人則會造成一生多病。由於布施,你會非常富有;你若心中充滿害人之意,你將會有多樹敵人的果報。雖然你可能由於不邪淫,而今生得以找到一位貌美而品優的配偶,但你們可能不和,因為你過去曾經犯兩舌之罪。不惡口的人將為眾所愛;貪婪的人將永遠貪乏。雖然你可能因為前世廣作供養與布施,而今世得生於富有之家,你卻可能因嫉妒他人的布施而致終生貧困。  
慳吝將使你生於貧困之家,但由於敬事長者與父母,你會受眾人尊敬、讚賞。雖然由於往世的布施,使你今生得以富有,但你過去不信佛,因而使你變成一個疑法邪見之人。雖然你前世曾廣作布施、供養以為修行,但你心懷嫉妒及其他情執,便使你的修行失其正要。再者,你的家世使你位居顯要,但你卻大造不善之業,如此你來世將自食其果。你前世也許只造少許的善業,但你若於臨終時對佛法深具信心,你將得以出生於佛教家庭。你若前世深信佛法、心懷慈善且努力修行,你今生的家庭及所有的一切,將是最好的,你亦可如前世一樣修行,而且朝著菩提道邁進。  
你若相信了因緣和合以及因果業報的道理之後,你就真正地深入了佛陀根本教示的核心。  
厭患輪迴及求解脫的決心,有如樹之根;信心與慈悲有如其乾;修善棄惡為其枝;萬行為其葉;諸波羅密為其花;大徹大悟之佛菩提為其果。  
你若決意脫離輪迴,你就會精進學佛。要修行,首先要到三寶處皈依,此時須對三寶之珍貴有所了解,並學習消除業障的方法,而且以奉獻及其他方法積集福慧兩種資糧。你若學佛而不知為何要學,也不知修學的方法,以及修學的結果,那就有如於黑霧之中射箭。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心與本尊修持 ----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心與本尊修持】假如你認識了心是空性的,因此,念頭和煩惱也是空性的,那麼無論你是否呆在輪迴中,萬物都將像阿彌陀的極樂淨土般。在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沒有佛法的傳楊。那些人是不可能了解這點的。----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我們都是佛陀的追求者,對佛法有信心及興趣,必且願意去修習佛法。佛陀曾教授了包括小乘、大乘、金剛乘在內的八萬四千種法門。而這些一切的根本是為了要訓練、規範我們的心。雖然我門可以修持佛法,但除非能約束、鍛煉自己的心,否則將只有緩慢的進步,而沒有大利益。就好像我們的任何的內臟,如心、肺或肝得了重病,那麼僅僅在我們身上擦擦不同的要就沒有多大意義。



一切佛法的根本即是行者必須鍛煉自心。那麼用什麼方法來鍛煉呢?僅僅是燕麥榖,要吃起起來相當困難。但如果燕麥被壓成麥粉,便能夠做出許多不同的食物,這就是戒律的方法。在藏語中戒律一詞,同時含有刻苦磨練的意思。



心是個被嫁禍、歸罪的名詞。心所指的對象為何?它是那有著「我快樂、我不快樂、我…」等,想著種種念頭的東東西。這思想者即是心。



當心本然地認識它自己時,就有了迷惑的又情眾生。在未能識自本薪的基礎上,我們以為「我是最重要的,我必需要快樂。」如果我們有一棟房子,我們會「我的房子」。假如我們有親屬,我們會認為「我的親屬」。認為「這是我的」,我們便有了執著。設若我們看見其他人正在吃、殺生或偷到盜,我們會認為「他吃、他殺、他偷盜。」並且生起嗔恨侵犯之心。基於值著與嗔忿攻擊之心,我們便徘徊於輪迴的三界中。



心的重點乃在它是空性的,它沒有任何顏色或形狀。它向虛空般的空性。而我們必須去認識這像須空般的空性。這是最重要的。心是空性的,而且空性之心具有光明與覺之性。這三者是合一無別的。在這三者的基礎上我與他人、執著、侵犯、猜忌、傲慢等的概念生起。心是空性的。念頭和心理的苦惱自心中升起。因此,念頭和心理的苦惱即從空性終生起的。如果你了解了此點你便了解了佛法的一切精要所在。



如果你認識了一切的迷惑外向皆自空性之心生起,而形相、音聲、味道、口味和触覺的對象物,都只是迷惑之外顯而已,那麼你將會了解到一切現像都是一個幻相、一場夢、水中倒映之月、一道彩虹或是境中的倒影罷了。



假如你認識了這點,那麼即使是如執著等心理煩惱的生起,你也不會被其力量所支配。設若侵犯之心生起,你也不會在其力量控制下。如果猜忌之心生起,你也不會被猜忌之心的力量所左右。每個心理的煩惱,都將如天空生出的彩虹般地出現而已。彩虹自空中生起,亦融入於空性中。當執著或嫌惡生起,它們將單純的如上例般:它們將不會真實的出現。



如果無法了解這點,那麼你應該如此思維:如果你能夠抓住某些想要的東西,如你的丈夫或妻子,那就夠了。但它必將不夠。因為你會繼續對他人有許多貪求。貪欲永遠不可能被用盡。如此假如對它人的嗔恨心生起,你可能會想:如果殺了他,我的嗔恨就消了。但嗔怒永不止息。當另一位仇敵現起,你便將再次忿怒。嗔恨是永無止盡的。



佛陀曾舉了個例子來說明這點。如果全地球都覆以尖銳的針刺,而有人想在上面走,他必然要設法去拔出每一根針。在他拔出一根針後,還有另一根針必須拔出。拔針將永無止盡。而心理的煩惱就像這樣。那些認識到念頭與煩腦都是空性的人,就像穿了厚靴在遍布針刺的世界中行走。無論他走道哪裡都不會被針刺傷。



假如你認識了心是空性的,因此,念頭和煩惱也是空性的,那麼無論你是否呆在輪迴中,萬物都將像阿彌陀的極樂淨土般。在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沒有佛法的傳楊。那些人是不可能了解這點的。



人們嘗試著執著他們的執著,與拒絕不快樂的東西。但這些是永不竭盡的,也因此而有許多心理的不悅和問題生起。西方人觀看電視與電影。螢幕上的影像並不是真的,但他們出現的好像真的一樣。當我們看到某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會想:我喜歡那個。接近某些不愉快的東西時,我們會想:我要除去那個。這些事物好像真實地顯現,但事實上它們的精要所在是空性的,它們並不存在任何地方。


現在世界上,癌症是一種嚴重而且往往會致命的疾病。許多醫師都在尋找一種治療方法,但要發現它相當困難。而認知自我、心理的煩惱與念頭為真實的,要比癌症更為嚴重。一切根源無明、貪著與嗔忿這三毒、或三種心理的苦惱。所有的疾病都由這三者而生。



那麼三毒又從何而生呢?它們係由我的念頭、從自我的認知而來。了解到心是空性的,而由心而生出的煩惱和念頭也是空性的,就等於是了解到了空性的意義。當我們對空性的意義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時,我們將​​會了解到,一切上師、本尊、空行、護法、諸佛、菩薩與賢聖僧都以證悟了空性的意義。它們便是藉此證悟而離苦德樂、而能夠去利益、具有超越認知、神奇、圓滿的力量。見到了完美的一切,我們將自然地對上師與三寶生起信心。



證悟空性——了悟心是空性的,而一切煩惱與妄念亦是空性的,此即圓覺,究竟安樂。但因無法了悟這點,故一切有情重生污染地以為我,並認知形相、音聲、味道、口味和触覺的對象物是真​​實的,而生起了貪欲、嗔怒和污染。當我們想到可憐的有情眾生被如此的迷惑時,我們便會生起強烈的悲心。例如,如果有人睡覺時做了一個極惡的夢、紛擾的夢,像是夢見丈夫、妻子、雙親或孩子生了重病、死了或失去,它們必會悲傷、哭泣、弄濕了他們的枕頭。但當他們醒來時,他們會了解這夢並不存在於任何地方。而且他們會想,這不過是場夢,他不是真的。並再度的高興起來-即使他們可能看見枕頭仍是濕的。輪迴中的迷惑就像這般。



減少、去除對自我執著、煩惱的圓滿方法。那是什麼呢?例如,我們以為我、我有個身體。但我們的身體僅僅是我們自己迷惑的外在顯現。它們並不是真的。它們是空性的。不僅如此,無論我們怎麼去想它,我們仍然擁有我們的身體。我們無法捨棄它們。因此我們必須去禪修本尊的生起次第。為何如此?最那被轉化的就是心中「我」的想法,我門關想我們的形相-臉、顏色等等,都轉成觀世音菩薩,而認為我是觀音菩薩。當如此的禪修力強大時,我擁有這個身體的想法就會變得微弱,而我是觀世音的想法就會變強。



但無論如何,以為我們自己是有血、有肉的觀世音,則毫無利益可言。如果觀世音有血、有肉,那麼疾病與痛苦便可能生起。或者我們以為觀世音是由土、石所做成,那他就可能被摧毀與消滅。我們應該把觀世音當做向彩虹般的外顯與空性而禪修之。但若把本尊與自心當作是離異、不同的,以為向彩虹般的觀世音菩薩形像不是我們自己,亦毫無意義。因為本尊若真如彩虹般則必將消失,而我們卻留下。如果我們留下了,那麼一切的痛苦也留下了。



因此,禪修本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所謂的心就是本尊,所謂的本尊就是心﹔心和本尊是無二無別的。當我們禪修自己的形象即觀音,二者無二時;我們亦應禪修於一切喜歡、不喜歡、貪執或痛苦之心,都是觀世音菩薩「唵嘛呢貝咩吽」



六字大名咒之音。這音聲不是一種實體的東西。把它當做實體的東西沒有太大利益。此聲音是可聽見而且是空性的,向是一陣回音般。



如果透過這方法禪修,則身體將被解脫、或轉化如彩虹般的形相和空性,語將被解脫或轉化如同回音般的空性與可聽見的。然而心尚未解脫。如果我們認識了心是空性的,不是真實地存在的,那麼我們以信心、慈悲心…等認知而禪修即是智慧。沒有這種認知的禪修即是意識造作的。



以空性的認識而禪修即是智慧。這就是所謂「自心即廣闊的大智慧」。心與其一切的概念都不出此大智慧之外。為什麼稱之為大智慧呢?因為我們以認識了一切的本質都是空性的。當我們的身體被解脫為外相與空性的,語被解脫為音聲與空性的,意被解脫為覺知與空性的,這就是佛果。而沒有必要道其他任何的地方去尋求佛果。



如果你懷疑觀世音是否在你專注禪修於他之外,是否也真正存在?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為何呢?這是由於觀世音菩薩係由一切諸佛、菩薩,為鍛煉眾生而化現之報身形相。這個身形稱為智慧尊(wisdombeing)。而我們現在所禪修的觀世音菩薩,我們把他想成身形是外相與空性的,其語是音聲與空性的,其心是覺之與空性的,這是三昧耶尊。



例如,真正的觀世音菩薩是智慧尊,他像一座卓越的塑像。而我們所禪修之三昧耶尊如一面鏡子般。如果任何不淨或瑕疵都從鏡子麵上清除開,那麼塑像自己必被反映在清淨的淨中。同樣的,正確的禪修三昧耶尊,亦將與得自智慧尊身、語、意之加持無二無別。如此的禪修本尊與持誦真言之秘密真言乘,是極其巧妙的方法;它含有加持力,以及於一生一身中達成圓滿的圓滿方便。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如何得到本尊咒語的成就 --- 貝諾法王 開示

如何得到本尊咒語的成就 --- 貝諾法王 開示


就本尊而言,收攝可成一尊,分散可成無量。譬如按照諸佛總集的蓮師來實修的話,修蓮師一尊就是修了所有本尊。

如果有能力來作實修的話,每一尊都個別地作實修,每一尊都非常有力量,這樣子當然是很好的。

譬如馬頭明王的實修,在成就的徵兆出現之前,應當努力地實修。成就徵兆出現是什麼樣子呢?將酥油拿在手中念誦咒語後,放在滾燙的水裏面,這酥油不會融化,這就表示咒語已經有力量了。

繩子經念誦咒語之後,放在鐵板上用斧頭來砍,或放在滾燙燒紅的鐵板上,這個繩子放在上面也不會燃燒、斷壞的,這便是咒語成就的徵兆。

如果要真正實修的話,在咒語成就徵兆出現之前都要努力精進。這種力量不是說你要念誦幾千萬、億萬遍,它就出現的。但許多人覺得念百、千遍之後就應該有力量了,事情恐怕沒那麼容易。

咒語的力量一般來講,一定要按照正確的實修方式,才會有力量出現。如果是隨隨便便的來作實修便希望有成就,這恐怕很難!

但是很多弟子的想法不正確,修完之後,如果咒語沒有力量的話,就說這個本尊不好。自己並不是正確地實修,之後就說本尊沒有力量,這樣的態度是對的嗎?度母也好,觀自在菩薩也好,普巴金剛也好,任何一尊本尊,如果用正確的方式來作實修的話,實修成就的徵兆是一定會出現的。

如果是隨意地來作實修,就不是如此。自己是否正確地實修,用這種方式來觀察就知道了。正確來作實修的話,能證得本尊現身如對目前。

如果沒有太多閒暇來做各種本尊實修的話,那就實修蓮花生大士一尊,一心專注地來作祈請並如法實修,這樣子也是可以的。實修蓮師的時候,一心專注地來作祈請,一切諸佛的加持與成就都包括在其中了。

順著自己的力量努力的來作實修,一心專注祈請蓮師的話,這一世所需的財富、受用、無病、健康等,現世利益都能夠獲得。就下一輩子而言,也能夠讓我們證得解脫,以及一切智的佛果。

蓮師有沒有這種力量就看大家自己是不是有虔信心與殷切的願望。任何本尊來作實修的時候,心一定要極其堅固,毫不動搖。不要妄頭紛飛,猶疑不定,這樣是沒有什麼利益的。

本尊的實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見到本尊現身,完成依賴於自己。應當要了解,就我們而言,業障是很深重的。當這些業障清淨的時候,本尊的實修一定有成就,業障沒有清淨去除的話,本尊的成就是很難的。所以,應當具足信心,清淨心,渴求之心,這樣子的話,本尊的實修才會有成就。


譬如聖無著實修慈氏彌勒。當他實修彌勒菩薩的觀修法的時候,經過了六年,什麼徵兆都沒有。他心裏面想:「算了,還是回去好了!」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婦人拿著一個鐵塊,用一張薄薄的布在磨這個鐵塊。他非常的驚訝,於是問說:「你做什麼呢?」「我縫衣服少一根針 」老婦人說。聖無著心想這麼大的一塊鐵要磨成一根針,何其艱難,世俗的事情都這麼困難,那實修佛法更應該要努力!所以又回山洞,再修三年。

過了三年後什麼徵兆也沒有。他心灰意冷,想就此放棄。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個大羽毛,.在煽一座山使灰塵一點一點掉下來,聖無著問他:「你到底在作什麼呢?」「山這麼的高擋住我的陽光,所以我的房子非常陰暗,我要把這座山整個搧掉。」這個人答道。聖無著心裏想:「世俗的事情沒有什麼意義都要這麼辛苦,我佛法的實修會帶來無比的利益更應精進才是!」所以又進到山洞裏面去。過了三年,已經十二年了,結果如何呢?又是沒有任何的徵兆。

聖 無著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實在不是修行的料,還是回去好了。這回他在路上看到一隻母狗,身體半個部份腐爛,被蛆吃,這個狗對著他汪汪大聲地叫。他對這隻狗產 生強烈的悲憫之心,心裏面思惟這個狗因為牠惡業的緣故,現在這麼地悽慘。因此想把下半身的蛆抓下來。如果用手抓的話,那蛆不是會死掉嗎?

因此閉著眼睛,用舌頭把蛆舔下來。因為眼睛如果張開的話,舌頭實在是伸不出來,因這個狗的身體已經全部都腐爛了,所以閉著眼睛用舌頭來舔蛆。但是當他閉著眼睛伸出舌頭去舔的時候,沒有碰到這隻狗,卻碰到泥巴。為什麼呢?因為前方根本沒有狗,反而慈氏彌勒清楚地出現在前面。

聖無著說:「為什麼我實修你十二年。尊者絲毫都沒有給與我一點點的徵兆呢?」彌勒菩薩說:「在你最初修行的時候,我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你,但是因為你業障深重的緣故,所以看不到我。現在是因為你能對這隻狗產生猛烈的慈悲心,仗著慈悲心的功德力才將大部份的業障清淨,你才能夠看到我。

一剎那菩提心生起的功德力遠勝十二年的苦修,菩提心的功德力是多麼不可思議呀!因此,不造作的真實菩提心的任運生起,是我們的責任。

如何發現自身惡習的竅訣 - 白瑪鄧燈尊者




納摩咕嚕!
頂禮成就持明上師尊!
轉化五毒為道祈加持!

是否已斷痴黑暗?夜入寢夢時即知。
是否熄滅嗔心火?受人惡口時則現。

是否塌毀我慢岩?受痴人奉即顯露。
是否已枯貪愛海?遇美嬌女即知曉。

是否已毀嫉妒山?他人超己時揭曉。
是否解開吝嗇結?遇獲財寶時揭曉。

是否已開凈戒花?接觸世俗時揭曉。
是否着有安忍盔?突遭違緣時揭曉。

是否已乘精進駒?勤行善業時揭曉。
禪定堡壘是否堅?突得危病時揭曉。

智慧寶劍是否利?除諸惑草時揭曉。
明示識別自惡法,眾多弟子請勸故,

老丐鄧燈所撰著,願諸眾生離缺陷!


偉大的伏藏大師——白瑪鄧燈尊者傳記


 一千多年前,蓮華生大士和諸佛菩薩在授記中說:“深法交與王子,隱藏地極深秘,藏朗朗神山弄弄羅布容者,保護之護法為馬頭黑金剛,普及時間為末法時代,調伏暴惡剛強眾生均能成佛,掘寶人鄔金卡略林巴。”

嘎絨寺的創建者,名叫“珠比旺丘朗扎佳魯巴.白瑪鄧燈”。

珠比旺丘,意即自在成就;朗扎佳魯巴,意即朗朗神山的證虹身者;白瑪鄧登,意即蓮花伏魔。

大師又名鄔金卡列林巴。

藏歷火鼠年(1812年)九月初十日,誕生於阿資年(新龍縣)的德隆牧場。

誕生時,天空布滿了彩虹、彩色光圈及光點猶如串成的珍珠串,大地四處彌漫著沁人的芳香,悠揚的樂聲在空中到處回響,成群的雄鷹圍著帳房翩翩起舞。攪乳時取出十三個酥油小團供食。

剛一降生,即自結金剛跏趺座,念阿彌陀佛心咒,及蓮華生大士心咒各三遍後,自出言曰:“我乃蓮華佛心中而生。”令在場所有人皆驚奇不已,奔走相告!

當天,喇嘛根桑為其取名為扎西敦珠。數位活佛大德,以教言為其贊美。

大師自幼起,即顯示出超人的聰慧慈悲。並常有空行母及護法,來照顧他,與其談話、陪他游戲。

一歲時,父母背他朝聖朗朗神山,天地之間,都顯示出極為祥瑞的征兆,悅耳的樂聲,人人皆聞。

母親休息時,他在石頭上玩耍蹦跳,石頭上即留下了手腳印(至今仍清晰可見)。

又經常見到十方的諸佛菩薩,為其灌頂傳經。
不經學習,即自然通達藏文、梵文、等多種語言文字。

由於在空中見到格薩爾王的原因,所以,能自然說出格薩爾王傳來。

他能知道許多前世之事,能獲十方諸佛菩薩的現身和預示;
凡所行事之好壞,均有空行護法前來告訴。

他雖然具有如此無有障礙的威攝力量,但凡是涉及因果關系的微細事情,他都主知於眼中,並如實地指點他人,時時刻刻未敢拋棄利益眾生之事業。

一次,大師去喇嘛刀拉的住地(即現在的嘎絨寺)聽經時,空行母現身,賜預言給他道:“此地命名賢劫千佛法院,神奇吉祥圓滿的寺廟,法倫福德等同桑耶寺。”同時,於他眼前,亦清楚地出現上述景像。

總之,人們所看到的他,雖然只是位稚童,然實際上,他已歷經各個生死涅槃之境域,其諸多不可思議的事業,與顯密經典的宗旨相吻合。正顯示了非常人所能理解的佛之本質。

正當大師家運昌盛富裕之時,他的父親及弟弟相繼去世,家景逐漸衰落。接連又被明搶暗偷,一時間,竟成了窮困潦倒的乞丐。

淪為乞丐的母子,四處討飯為生。魔鬼的干擾,和生活的痛苦,未能使他喪志,反而都變為幫他堅定修行的助緣。

正當他處境最為艱難的時候,他現量見到大悲觀世音菩薩現身鼓勵他,並賜與他一把手搖轉經筒,並囑咐:“從事利生事業。”

他遵從旨意,將許多有形、無形之眾生,引入了清淨剎土。

十五歲時,大師到白瑪根松、敦江、索龍次稱、清增移喜多吉、洛江那哇真、朵拾嘎絨得真等數位大德處,接受灌頂、傳承和教導。

在大成就者白瑪尼美桑吉處接受灌頂、傳承時,被取名為白瑪鄧燈。

十九歲時,去見大成就者秋英讓卓,拜會上師時,他突生一種金剛持顯現人身的淨覺。上師將灌頂、傳承及修持,都毫無保留地教授給他,尤其是本淨徹卻和任運妥嘎之秘訣,亦一示無余。並囑他說:"你若前往朗朗神山修持,即能獲得即生成佛之把握,將來當為佛教和眾生作出巨大業績。"

遵照上師指點,大師徑直來到朗朗神山,將現世財權名利概置之度外,在神山洞崖中,以泥封門,閉關苦修,達九年久之。

前三年,靠少量食物、飲水度日;

中間三年,靠飛鳥銜來的藥物、蜜蜂送來的蜜糖,自虛空伏藏的自然解脫之中,吸取營養;

最後三年,無須依靠任何食物,在禪定中度日。

九年後,他已斷盡煩惱、現證五智,穩住無邊幻網自顯本淨智慧之中。

在此期間,法身普賢王如來、蓮華佛及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空行母等都來聚集,對他親自灌頂傳經,交付心藏法寶,選為諸佛事業之傳承者。並且,肉身已化為光蘊身(一次,弟子為他扎腰帶時,攔腰系結,只扎了個空,繩子中央只剩下一個結),而能自在於空中飛行,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神通變化,真正成為一位能駕馭萬物的大成道者。

依蓮師親自指示,白瑪鄧燈大師帶領弟子,到神山南面峭壁上,揮手之時,岩石即自動分開,山洞展現出來(約可容納十余人),大師自內取出三部《深法普天自佛》之經典,並取出法器、佛像等其他許多伏藏。

隨即,又至另一峭壁,一揮手,於是又有山洞現出,於中又取出大量伏藏。

三年後,這兩個山洞,在一聲響雷聲後,便消失了。

白瑪鄧燈祖師取出的經典,有《深法普天自佛》(遍空本自解脫)、《顯密皆現成》、《俄薩寧提》(光明心髓)、《大圓滿心要-金剛音》及《隨心自我解脫遺教》等等。由於當時的西藏官員彭繞巴的竭力阻撓和搶劫,現在只剩下七部。此事在白瑪鄧燈傳略中有詳載,此傳記現還保存在嘎絨寺中。

遵照昔日空行母之預言,於金猴年三月初十日,大師白瑪鄧開始為嘎絨寺奠基時,突然,天空布滿了五色的彩虹與光環,花雨自半空紛紛飄落,處處彌漫著撲鼻的香氣,又遍地響徹著美妙的樂聲。最後,彩虹和光環,全都融入了寺廟的地基中。

大師又親見十方諸佛菩薩,尤其是賢劫千佛,全部都融入大殿之中,因此,寺廟由此而得名嘎絨(賢劫)千佛寺。

經過眾弟子及善信們的努力,三年後,完成了三身莊嚴佛土大殿等建築任務。因無偏私之淨相清淨故,大殿內繪有四大教派傳承的壁畫。且所畫用的顏料,全為大師掘藏所出之伏藏品。

大殿的牆體內,作為伏藏安放了大師從帕烏白瑪(地名)內掘藏而出的一千尊佛像。

大師又自朗朗神山掘藏出一千尊佛像,亦迎請入大殿牆體與地下。大師還扛著布袋,站在大殿天窗頂上,松開袋口後,只見裡面有數不清的本尊、佛像、法器等紛紛如雨下,徑直融入大殿地基中,而不見了。

大殿的四根柱子,內分別藏有四個大的金剛杵。大師還特別交待,今後,這四根柱子,無論何如是不能動的。大殿的二樓,又懸掛滿了寶瓶,以及各種法器,這些,也都是大師伏藏中所取來。但一般是看不到的。

後來,有一位掘藏師甲絨敦根,來到大殿後說:白瑪鄧燈祖師真是與眾不同,到處都掛滿了法器。

他問周圍的喇嘛能看見嗎?大家都說看不見,於是他就從腰間取下金剛杵,不斷在空中四處敲擊,周圍的人,便都聽到了各種法器的敲響聲。

最後,大師為大殿開光時,各人所見又均不相同,有的人只見到彩虹及光環,有的則還見到每個彩虹光環中都有一尊佛像,更有人還見到彩虹的光輝中,無數金身佛像,如下雨般紛紛融入大殿當中。

於是,大師說道:"本寺與穩固天成桑耶寺的神力相等,凡見聞覺知者,均將獲得菩提解脫之種。"

大師還預言不到二百年的將來,將有漢人弟子來嘎絨寺,幫助維建及學法,嘎絨寺所傳承之教法將傳到大海之邊。

但在當時,很多百姓都視為奇談,而視為不能相信之事。

大師在時,新龍地區因部落長官之間發生嚴重糾紛,乃至出現內亂而致地方不寧,經大師親自調解,使得以和解平安,藏官十分高興,送了許多屏蔽內容火藥和財物給他,大師將財物全部還給了藏官,屏蔽內容則將其砸壞後扔到河裡。十二世嘉瓦惠賜法旨、金印,並委任白瑪鄧燈為藏政府及其上師,同時,賜許多耕地和村莊。大師把耕地都給予了寺廟。

大師除創建嘎絨寺外,還親自創建了加什德欽寺、加什覺母寺、措嘉寺、索覺母德欽寺、各降寺、所登寺等,還恢復培修了桑耶寺、協瓦拉廳寺、阿吉白絨寺、江堆鄔金嶺寺、俄甫寺等。為笨波教的益西白堆寺之地基,也作了加持。

總之,大師是不分任何教派差別,而皆予以恢復振興。如此以三輪為佛法的昌盛,和有利益眾生的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十五繞迥的水猴年(1883年)四日三十日,大師利他事業即將圓滿時,於昌台尼隆地方召集眾弟子們道:

“世人一生中的錯誤行為,世間八風的偽善影像,談見解時的廢話連篇,參禪時的心神迷亂,行動中的不守戒律,派別之間的你爭我鬥、追求名利的等等行為,是與佛陀的教規格格不入的,必須全部棄之一旁。世間的八風,必須竭制;現世的繁務須放下。切莫驕傲與自大,密宗要秘密地修習,慈悲心要與相續心相應。若能如此,則利已利他二事,均能自然成功,老漢我亦心滿意足了。蓮花佛說過:‘人說對於虔誠信仰者,自有蓮花生睡在你家門邊,我亦是同樣的,萬望諸位牢記在心上!’”

如此說完後,即開始向生生世世的正善上師作祈禱,爾後即吩咐弟子們將其居住的帳篷門縫合,七日之內不許任何人入內。從這天開始,大地即開始不斷震動,天空布滿了彩虹與光環,半空傳來樂器的敲擊聲,香氣彌漫四面八方。

七天之後,弟子們在這諸多的奇特景像中打開了帳篷,只見大師座位上只剩下一大光團,弟子們便哭開了,一邊頂禮,一邊哀哭大師不要離開他們,於是,光便逐漸消失,座墊上只留下了大師的頭發、手足指甲和袈裟。大師卻無影無蹤了。

他已沿著聖藏老一輩大成就者事業的軌跡,顯現了藏密佛法的光明大圓滿之果法——把粗重色身化為虹光身,進入佛土了。

在寧瑪巴紅教噶陀寺的傳承體系中(嘎絨寺的傳承,來自嘎陀寺),都是以修光明大圓滿為主的,從噶陀建寺至今約八百四十余年,至白瑪鄧燈大師,時約七百余年中,共出了十萬個虹身成就者!

且到大師時,大師剛好成為這個傳承體系的第十萬個虹身大成道者。
這在嘎陀寺的有關譜記中,是有詳細記載的。


大師有以下如雲般的大德弟子:

尊者白瑪鄧燈大師,一生不攜任何財物,走到哪裡,弟子簇擁到哪裡。大師共有大成就之根本弟子一百一十三位;所屬弟子,三百六十位;一般弟子,更是無數。

大師經常用非常方式,“迫使”弟子證入大圓滿,有號稱證悟實相弟子眷屬,凡九百位者。

大師的太陽般心子 讓仁多吉

在大師虹化後,日日因思憶上師而慟哭不已。哭到第一百天時的清晨,上師終於又來到了他面前,給他灌頂、傳經,最後,化為光明,溶入其心。他作了無邊的利他事業,續寫了大師未竟之著作,成為康藏地區著名的大德。後圓寂時,其光蘊身縮小為六英寸許。

大師如月般心子,名為索朗塔耶

他本為大師之侄兒,自幼起,即不串街市,不重錢財,拋棄迷於現世的世間八風,一心堅持避世者的獨門修行之道。其不分派別之弟子,不計其數。於七十余歲時,將虹光與舍利留在了人間,在奇特的景像中,將肉身隱入了法界之中。

仁增活佛,密名為仁增隆央多吉

大師親自認定他是伏藏大師洞熱林巴的轉世靈童。他自幼深信佛法,可自在利用四大種,顯示神通,如,能騰在空中跏趺坐數個時辰,又可於水面行走,捏石頭如捏糌粑一樣。他雖有這樣的修持,但非常秘密,從不輕易顯露。經常閉關,其證悟及學識,皆極豐富。所有得來的財物及供養,都用來塑造佛像、安置法器等等。七十歲時,在各種證道的跡像中示寂。

森巴多吉活佛

其前世,既是白瑪鄧燈大師之上師,此世亦為大師之第子。大師認定他為白瑪根桑讓卓庚即轉世的靈童。他主持嘎絨寺及拉丈(大活佛居室)事務,培修了嘎絨寺大殿及其他許多寺院。負責會供及定期法會、灌頂、傳承、經義、及修行實修竅訣軌則,指導許多事務,成為僧眾仿效之榜樣,七十二歲時在諸多五色彩虹的證道瑞相中圓寂,留下了許多舍利。

貢噶多吉活佛

由大師白瑪鄧燈認定為空行母移喜措嘉之轉世。他神通廣大,能用肉眼看見地下伏藏,又具有他心通能力,可用手指在石頭上任意寫字,成為善巧賢良之大德。他常赴各分寺灌頂傳經。五十多歲時,在色達圓寂,圓寂後,顯現虹光和諸多五彩舍利。

大伏藏師列繞寧巴

幼年即在尊者白瑪鄧燈大師身邊學習,於經院中得以開悟,而成為一位圓滿功德的大德。大德一生,曾掘出大量饒益眾生和安定藏區之伏藏。伏藏大師列繞寧巴的一生,是如同殊勝伏藏一般,饒益眾生的一生,最後,於火虎年聖心隱入了法界,留下了五佛舍利及五骨彩珠。


總之,在尊者白瑪鄧燈大師的其他弟子或再傳弟子中,由信仰而修持成就者數不勝舉,以上僅為略介著名者一二,一如大師虹化前所說“我亦必來睡在此人家門口”一樣,必定將得到大師悲心誓願之加持,而往生淨土,乃至圓證菩提!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任何不能对治情绪的,即不是佛法!



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


當情緒變成串習,很難用對治來戒除。因此,懷著觀照和警覺,緊握著對治的武器,在執著及其他負面情緒生起的剎那加以摧毀,乃是菩薩的修行。不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修行,它必須是一個有效的解藥,來對治你的負面情緒,以及你認為事物真實存在的信念。


任何情緒在最初都只是一個微小的念頭或感受,然後變得愈來愈強大。如果你能夠在念頭初生的剎那,即加以認清,很容易讓念頭消退平息。在那個階段被認識出來的情緒,如同晴朗天空中的一小片雲朵,不會帶來任何雨水。另一方面,加果你沒有覺察到這樣的念頭,讓它們擴張增生,那麼很快地,它們將會一個接著一個、迅速成為一連串的念頭和感受。你將發現自己愈來愈難以破除那強大的情緒,也很難去阻止這個情緒可能引生出來的負面行為。如同《大乘莊嚴經論》所告誡的:情緒摧毀自己、摧毀他人,也摧毀戒律。在《入菩薩行論》中,寂天大師把負面情緒比喻為必須被擊退的敵人。但是他指出,負面情緒不像一般人類的敵人,它們沒有任何可以撤退的處所。你只要認清負面情緒的本質,就能加以根除:悲慘的煩惱,被智慧之眼擊潰!


在對抗情緒時,如果你失去警戒,即使只是失去片刻,都要立刻恢復警覺,如同一個在交戰中的劍客,必須立刻拾起從手中滑落的劍。在情緒生起的剎那,你應該要有使用對治解藥的念頭。如果佛法不能阻止你放任負面情緒,佛法還有什麼用處?



如同種敦巴所說:任何能夠對治情緒的,即是佛法;任何不能對治情緒的,即不是佛法。



事實上,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如果你被一枝毒箭射中,你會讓箭插在肌肉中,還是立刻把箭拔出,讓血液從傷口流出來?寂天大師也說:心的大象流浪徘徊,將使我們沉淪至最深地獄的痛苦,世間的野獸儘管狂野,卻不會為我們帶來如此的災難。但是,如果心的大像被觀照之繩繫縛,所有的恐懼將自行消失,所有的善德將唾手可得。


當益西措嘉(Yeshe Tsogyal)問蓮師:“誰是最糟糕的敵人?”蓮師回答:“障蔽的情緒。”


嘉瑟.東美做出結論:在兩座修法期間,訓練自己控制三毒的念頭。這個訓練不可或缺,直到一切念頭和現像生起為法身為止。嘛呢巴(持咒的人),記住,只要你有需要,就運用這個訓練,絕對不要放任迷妄的念頭。

宗薩欽哲仁波切:遠離四種執著




宗薩欽哲仁波切應“藏密薩迦佛學研究會”的邀請,於五月二十日,在該中心開示薩迦祖師札巴堅贊所傳授的心要口訣:《遠離四種執著》。仁波切未依照原本的順序講述這四句偈頌,而是從最後一句開始談論無見地之見地。仁波切並且開示,修持這四句偈頌的方法就是:聞、思、修。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不具菩提心;
當執著生起,正見已喪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答應要講得很短。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是薩迦傳承的弟子,雖然不是一個好弟子。薩迦傳承有許多豐富的殊勝教法。事實上,諸位也許都知道,薩迦教法的名聲和加持曾經傳遍中國,並且對元朝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薩迦稱為“道果”的教法,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之道。它是一條完整的道路,甚至可以把障礙轉為加持,甚至修行上的缺失也具有證悟的功德。其方法是,經由了解口訣教法的一點,就能了解其餘的部分。

今天晚上我將簡要地講述《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直接由文殊師利菩薩傳給偉大的札巴堅贊至尊。 《遠離四種執著》以四種反面的敘述來說明,這是相當有趣的。有時候,要了解自己是什麼,需要先了解自己不是什麼;要了解某個事物,需要了解什麼不是那個東西。特別是在佛法裡,因為佛法是重視非二元的道路,因此了解反面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簡單地綜合一下。第一點,札巴堅讚說,“如果你執著此生,你就不是佛法的修行人”;第二點,“如果你執著於娑婆輪迴的世間,你就沒有出離心”;第三點, “如果你執著自己,你就不是菩薩”,換句話說,如果你有執著,那就是自私;最後一點是,“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正見”。事實上諸位可以了解,這四點涵括了佛陀所有的教法──從聲聞乘到大乘和密乘,都包含在內。讓我們更深入地討論,但今天晚上我要將這四點的順序做個調整。讓我們先來談最後一點,“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正見”。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見或見地是最重要的。用簡單的話來說,見地就是一個想法或概念。大家都知道,我們隨時都有很多想法。事實上,我們一切的想法都和我們的背景、教育以及習性有關。而我們的一些想法或見地是非常的脆弱短暫,比如說,你認為“所有比薩都好吃”的這種想法,可能在幾天之內就改變了。可是有一些見地在我們心裡是根深蒂固的,我不只是談大家對政治的看法、對經濟的看法、對道德或倫常的看法而已。在比較微細的層次上,我們對自我的認同、存在有一種看法。這種見地也許並非很確定、很堅實地建立起來,然而我們對自己的認同確實有某種見地。見地是重要的。因為一旦我們建立起一種見地,就會執著於這種看法。我們身為人類、身為中國人、身為台灣人、身為男人、身為女人,我們都有個見地。根據這個見地,我們思考、反應、行動。我們生活中的價值觀,都被這些見地所決定。比如說,我們有個見地認為某種皮貨應該很昂貴,特別如果它有某個牌子在上面的話,這個貨品的價值就會上漲。而且如果對這個貨品有更多的需求,價格就會更加高漲。因此,見地決定一切。

讓我們稍微超越一些世間的見地,來談一些比較深刻的見地。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的見地常常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通常是為了追求快樂,追求一些滿足感。因此我們建立一種見地,然後如此這般地行事,做一些合乎道德、倫常的事。合乎道德倫常的事情會帶給我們好的結果,因此產生了所有的宗教。當然,見地就會變得更為複雜,不只是對於這一生的見地,甚至是對無法覺知的過去世或未來世的見地。這些見地對我們而言都很重要,它們是構成我們社會的重要元素。而且如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非常執著於這些見地。世界上發生的各種戰爭,常常都是由於不同宗教的不同見地所引起的。

所以偉大的札巴堅贊在此到底說些什麼?他說的是:只要你有執著,那麼在佛法裡,你就沒有見地。根據佛法,只要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地。因此基本上,這是一種無見地之見地,你不能錯失這一點。這可以說是,諸如札巴堅贊、龍樹菩薩、文殊菩薩這些偉大的上師,所努力維持的一個非常聰明的立足點。只要一個見地被建立起來,它就能被用來作為一個對象,然後這個見地就會改變;因為它要依靠一個主體。而只要有主體和客體,這個見地就不是究竟的見地。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們所看見的物體或所做的決定,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比如美與醜、好與壞、道德與不道德,這些都是主觀的。任何依靠主體的見地,都是錯誤的見地。所以札巴堅贊在此說的是什麼呢?如果你真想修習佛法,你不能有見地,你必須超越見地。

經文上說:“我們禮敬喬達摩,他是超越一切見地的佛。”當然,換一種說法,我們是在談空性,但我認為札巴堅讚的說法非常巧妙。他不說見地是“空性”,因為如此一來,就會有建立一個見地的危險,這個見地會讓你去執著。因此他說,只要你有執著,即使是認為一切都是空性,只要你執著於此,你就失去了見地。那麼你會問,無見地的見地有什麼好處或利益?我可以拿它來做什麼?它利於投資嗎?它能帶我去天堂嗎?這個無見地聽起來是沒有用的。札巴堅讚說,只要你對一種見地有執著,這個執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執著是痛苦,而大家都不想要痛苦,我們都同意這點,不是嗎?當然,大家對於痛苦有不一樣的詮釋,這是肯定的。對有些人來說,輕拍或撫摸是幸福的、是快樂的,但是對另一些人來說,皮鞭或鎖鏈才是幸福快樂。不同的人對於快樂或痛苦有不同的詮釋,可是基本上我們都不要痛苦,這是肯定的。但是痛苦從哪裡來呢?當有執著的時候,痛苦就來了。為什麼?因為執著有條件,執著有期待,執著有希望。即使我們剛剛說的這些名詞,期待或希望,就拿“希望”來說,“希望”這個名詞就告訴我們裡面有痛苦,因為還沒發生,我們就在希望。有一個計劃在那裡,就代表不確定。你在期待,所以它不是確定的。那是痛苦的,不是嗎?因此,只要你有執著,就會有痛苦。是的,不管任何期待都一樣──期待今天晚上的開示早一點結束,或者期待證悟,不管任何期待都是痛苦。期待來自執著,而執著來自於對於見地的執取。

因此我們現在知道超越見地的利益了。對人類來說,金子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產生“金子是珍貴的”這種看法或見地。因為這樣的見地,因為我們認為金子很有價值,所以產生了很多痛苦──期望有更多的金子,或恐懼金子太少。但是對於一隻很小的蝴蝶來說,金子沒有價值。這並不是說它已經超越了這樣的見地,而是對它而言,金子無所謂好壞,金子不會引起它的恐懼或期待。當然,蝴蝶有其他一套價值觀,而我現在所談的是超越見地的利益。如果我們可以超越一切見地,我們就不需要花力氣去尋找好的東西,或去除壞的東西。什麼是這種不需要花力氣的狀態?就是放假。真正的放假就是不需要花費力氣,比如說星期天早上不需要早早起床。為什麼你覺得那是好的呢?因為它不需要花力氣,你可以很輕鬆自在。而我們在此講的是一個永恆的星期天,一個真正超越所有各種形式的努力。這就是第四點:只要你有執著,你就失去見地。現在你會說:“哇,這個不錯!無見地的這個東西我想要。”我們都想要快樂,不是嗎?它聽起來很實際、很廉價、又很經濟,但我們如何能夠擁有這種無見地的見地?我們現在就來談其餘的三點,但是沒那麼簡單!因為就像我先前說的,我會把它們混在一起談。

首先,我們對於此生有這麼多的執著。也許在極為稀有的時刻,我們會想像、會珍惜這個沒有見地的看法。但是當我們走出這個房間,如果股票市場大跌,或是你的女朋友欺騙你等這類的事情發生,此生的價值就會頓時向上沖,然後你就被糾纏住了,你就沒有時間去思考無見地這件事情了。無見地是非常無聊的,而我們有這麼多的事情可以做。即使股票市場不崩盤,你的女朋友沒有欺騙你,可是還是有很多事情在吸引我們的注意,比方說有很多喫茶的地方,有很多……那是甚麼(仁波切看著窗外)?在我眼前就有一個AirGo。 com的廣告!有這麼多的娛樂吸引我們的注意,它們都在向我們呼喚“來吧!來吧!”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這麼多便宜的東西可以買,還有這麼多昂貴的東西可以買。而且你會買,就是因為它貴。兩者都是理由。 “那個東西很便宜,讓我們買下來吧!”這不是個好理由。 “這個東西很貴重!”它也不是一個好的理由。這個世間的生活,沒有本質自性,也沒有邏輯,可是我們卻非常執著它。所以,忘記超越見地吧!事實上,我們刻意執著在見地裡。超越這些東西真是太痛苦了。為了了解見地,你要成為佛法修行人。要成為佛法修行人,就不能執著此生,這是很困難的。

同樣的,如果你執著於娑婆輪迴──也許在座有人認為:“我並不執著此生”,但是你可能執著來生,你可能希望下一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或許你想成為比爾蓋茲的太太。不管是什麼,你都有一個目標。因為你已經四十五歲了,所以你想這輩子已經差不多了,就算了吧,讓我們好好準備下一輩子……我是說我自己〈笑聲〉,所以你的目標是下輩子。你的目標不是證悟,而是下輩子,是希望有更好的一輩子。這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因為你還是執著於好的東西,你還是有條件。如果你沒有出離心,你就不能了解無見地的見地,你還是不能超越對“見”的執著。因為娑婆輪迴的生命,不論此生或下一世,都是騙人的。而且它不只是欺騙,還是個陷阱。執著於這樣的陷阱,就如同自己走入這個陷阱,如同讓自己掉入這個陷阱。而這個對世間的執著,會讓你想要超越見地的願望,退轉、消失。

最後,“如果你執著自己,你就不是菩薩”。讓我們問這個問題:也許我真的能夠去除對此生的執著,也許我也可以去除對娑婆輪迴生命的執著,可是如果你對於自己還是有執著的話──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對於此生有出離心,對於世間的娑婆輪迴生命有出離心,可是你非常執著於自己,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想得到證悟,如果是這樣,你就不是菩薩。不是菩薩有什麼不對呢?不是菩薩,你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法來超越所有的見地。你或許可以超越某些見地,但你無法超越所有見地。因為你執著於自己的證悟,光是這點本身就是一個見地。如此的缺乏慈悲心、缺乏菩提心,不會讓你成為菩薩。

以上就是札巴堅贊教導我們的“遠離四種執著”。我們該如何修持這四點呢?我很簡單地說明一下。今晚我沒有好好講述札巴堅讚的教法,事實上這個教法是一套很完整的教授,而不是個小題目。希望今天晚上的開示,對各位來說像是一道開胃菜。我建議,如果有薩迦大上師來到這裡,各位應該向他請法。這個法是一個非常精要而完整的教法。

現在我們知道,超越一切見地有這麼大的價值。事實上,它應該是我們一切發心的基礎,這點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要修習佛法?我們修習佛法的目的必須是為了達到證悟。尤其是你身為菩薩,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證悟,而且為了一切眾生的證悟;這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發心的基礎。如果在發心上有一點點的染污,有一點點無關於真正的證悟,那麼這就只是為了美化我們此生,那麼你的佛法修行從一開始就錯了。然而這很困難,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自我是非常地狡猾聰明。事實上有很多時候,我們修習佛法的真正原因只是為了讓此生快樂而已。我並不是說修習佛法不會讓你此生快樂,而是說這不應該是我們主要的目標,它只是附帶得到的利益。我現在說的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一切都應該如此,即使像弟子和上師的關係,都應該是基於純粹追求證悟上。如果你找到一位可以讓你獲得證悟的人,你不會在乎他以什麼方式讓你獲得證悟,你應該超越所有這些道德倫常的顧慮;但是這非常困難。因為,不管我們多麼不道德,我們還是非常喜歡道德,至少它給我們一些武器來喝斥別人。你修習的佛法非常仰賴發心的基礎。我們這些密乘弟子,修習密乘常常是為了讓自己強有力,甚至有法術,但這是錯誤的。所以我要一再強調,我們發心的基礎是要尋求證悟。然後,我們的問題是如何擁有這樣的發心?這樣的發心是不容易的。我們常說修習佛法是為了要獲得證悟,事實上我們並不真正如此想。我們的意思只是想要有一個很長的野餐,我們想保有很多財產,然後得到證悟。

所以我們要如何生起正確的發心?你需要聞、思、修。如同彌勒菩薩所說:聽聞是非常重要的。請求上師開示,研讀佛法典籍。當你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以一種批判的心去聽,真正去了解、分析它是否有道理。然後除了聽聞,還要思惟,這些道理和你有什麼關係?然後,再應用於禪定的修行上。

談到思惟和禪修,讓我們來思惟《遠離四種執著》的四點。我們聽聞到“一個人不應該執著此生”,我們聽了很多遍,可是我們需要去思惟它。為什麼我們不要執著於此生?因為執著此生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嗎?不是如此。佛法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此生,是因為在究竟上它完全沒有意義。我們此生所擁有的一切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真實,可是它們會改變,它們不確定,所以它們是無常的。因此,不管你多麼執著於這些事物,遲早要跟它們分離。因此當我們說“不要執著此生”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談一個道德上的問題,而是說一個道理。我們這麼重視海市蜃樓一般的生命,是沒有道理的。這是你要思惟的方式。基本上是跟自己討論,自己把道理想清楚。而“修”並不一定是坐直、閉著眼睛,像我們一般說的禪坐。基本上,這裡的“修”是指習慣於這個教授,一再地熟悉它。比如說,如果我現在對這個教授有一點概念的話,當我在此跟大家說話的時候,我應該要想到,這也許是最後一次跟大家說話。如果我現在正在喝可樂,我應該想,這也許就是我最後一杯可樂。我可能會投生為某種生物,即使掉在可樂里也不知道那是可樂,更別說去享用它。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去習慣這個概念。想想其實滿可怕的,當我們今晚道別說晚安時,想一想,也許這真的是我最後一次跟你們說再見。有的人會說,“少來!”他們以為這是玩笑話,但這不是玩笑。有些人會說,你還年輕,會活很久,但這不一定是事實。然而,我並不是悲觀。如果你悲觀,就表示你還執著此生。這表示你非常希望明天還活著,而你知道你明天不會活著,所以你承受煎熬。但你知道嗎,了解無常就是──如果你能對你的先生、太太、男朋友、女朋友、或任何人,對待他們就好像這是相處的最後一個晚上,你就可能真正得到快樂。對於初學的人,也許這麼想會有點令人不安,但是你會慢慢習慣。有些人剛開始會感到悲傷,或甚至害怕,但是你會慢慢習慣並且滿懷珍惜。對於此生的珍惜,會取代你剛開始所感覺到的害怕和悲傷。有時候是會令人不安。我不是吹噓我的修行多好,可是我常常試著這麼做。有時候我跟朋友打電話,當對話要結束時,我就會試著想:也許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跟他通話了。這個時候,我會有悲傷的感覺,我就會說好幾次再見。在電話的另一頭,我常注意到對方感到有些困惑──“仁波切是怎麼回事?也許他愛上我了?〈笑聲〉”可是當下次又有機會跟對方講話的時候,就會很珍惜──“哇!你還活著!”因此,禪修基本上就是習慣於那個概念。

總結地說,如果你執著此生,你就不是佛法修行人;如果你執著娑婆輪迴,你就沒有出離心;如果你執著於自己,你就不是菩薩;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地。這就是“遠離四種執著”。如何修持?聞、思、修。今天所說的只是迅速的一瞥,只是在如海洋一般廣大的札巴堅贊和薩迦傳承教法中的一小滴水。祈願我們擁有不間斷的功德,一直享有薩迦傳承這麼豐富的教法。房間開始越來越熱了,大家都應該離開了。

—-《輪迴是戰場,菩薩是勇敢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