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頂果法王開示:大圓滿皈依境詳解




頂果法王開示:大圓滿皈依境詳解


降巴謝寧:文殊友

龍欽巴:無垢光尊者

吉美林巴:持明無畏洲

加為涅格:無畏如來芽
巴珠仁波切:華智仁波切
乾澤翁波:蔣揚親哲旺波
米旁仁波切:麥彭仁波切

大樂后妃:金剛瑜伽母
善妙金剛:單堅護法
火焰鵬馬:馬頭金翅鳥熾燃(馬鵬烈焰)

八大菩薩上方的傳承上師:
1.昆桑賢遍:第一世多智欽·晉美欽列沃瑟
2.第四世佐欽法王:第四世佐欽·彌舉南凱多傑
3.欽哲益西多吉:多欽哲·益西多傑
4.先盤塔耶:嘉瑟賢彭他耶
5.白瑪班扎:佐欽堪布貝瑪多傑
6.第五世佐欽法王:第五世佐欽土登確吉多傑


頂果法王談皈依
摘《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



我們皈依的對像是“三種稀有且殊勝者”,即佛、法、僧三寶。承認這三寶的價值是很重要的。
  

佛寶的特質以“三身”展露。其中“法身”或“絕對身”以法界體性智(絕對廣闊的智慧)、大圓鏡智(如鏡之智)、平等性智(平等之智)、妙觀察智(一切分別智)、成所作智(一切成就行動之智)等五種智慧展露它自身。



五種智慧現以報身佛的五部族——即五方佛,五方佛在其佛土持續地為其菩薩眷屬們轉*法倫;他們為凡夫而示現成如釋迦牟尼佛等可見的化身佛。
  

法寶是佛陀為一切眾生所作之智慧表達。
  

僧寶是由一切修持佛陀所示現之道路者所組成。

內在的三寶是指三根本:上師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空行是圓覺事業的根本。雖然名相迥異,但三根本與三寶毫無分別。上師即佛、本尊即法、空行與護法即僧、就極內層而言,法身是佛、報身是法、化身是僧。

作皈依時,我們觀想在自己前方是皈依的對象。我們不應認為外在環境仍是普通或不淨的世界,而是要把它當成一處清淨的佛土。那兒一切圓滿,有著滿願樹、甘露湖、黃金大地與珠寶山;所有的聲音,即使鳥鳴、樹葉的沙沙聲都是諸佛的心咒與讚頌。單單嚐到如甘露之水、便能引生起甚深禪定的境界。

在此淨土的中央,觀想一棵不可思議的滿願樹,充滿盛開的花朵,金樹由珍貴的物質所組成:珠寶的主桿和支桿、黃金之葉、果實和花朵由種種不同稀有珠寶所成。在支桿上吊著成串的珊瑚、珍珠、琥珀、土耳其石等等。還有些微小的鈴,它們清晰的音調發出佛法之聲。

  

滿願樹有一主桿和四支桿。在中央主桿之上是一個由多種珠寶所組成的寶座,由八隻無畏獅子所支持著。在寶座上是一朵多彩蓮花,其上為日輪與月輪。月輪上有一圈光明廣闊的虹光,而我們那對他有強烈自然虔信心的根本上師,以稀有珍貴的蓮花生上師身形,笑容燦爛、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安住其中。

在虛空上方,是從原始佛普賢王如來直到蓮師他自己的三種傳承一切上師,一個排在一個下面;旁邊則是一切行者感到有信心的寧瑪、噶舉、薩迦和格魯傳承的一切偉大上師。

關於四個主要支桿方面,前面支桿上是釋迦牟尼佛,被此賢劫(the fortunate aeon)的一千零二佛所圍繞,諸佛均身著三法衣,具足圓滿佛陀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如頂上肉髻相、手掌幅輪相、足底千幅輪相等。

在右邊的支桿上是佛的八位心子――文殊師利、觀世音、金剛手等八大菩薩,與其他大乘的所有菩薩。他們以五頭冠上的調掛飾帶(the ribbons hanging from the diadem)、舞用彩帶(the scarves of dance)、肩部背心(the shoulder shirt)、法裙(the shirt)和腰帶(the belt )等五種絲綢服飾與頭冠(diadem)、耳環(earing)、三排項鍊(three rows of nechlaces)、臂環(armbrocelets)、手環(wrist bracelets)和踝飾(anklets)等八種報身的珠寶莊嚴美麗地裝飾著。八大菩薩是立姿、面向前方,準備去利益眾生。

在左邊支桿上是最高貴的小乘僧團,有捨利弗(shariputra)與目健連(maudgalyayana)――尊貴佛陀的兩位主要弟子所領導,伴隨著十六阿羅漢,八大sthaviras和所有小乘的僧眾,以不同的禪定坐姿坐著,手持缽與行腳杖。

後面的支桿上是三乘的一切經典,完全面向我們,美麗地安放在一個珠寶的龕中。它們自然地發出梵文母音和子音的聲音,如般若波羅密多與一切大乘經典教法之聲。這些經典象徵著佛法的承傳――寫下的教法自身,以及佛法的證悟――圓覺的特質。

環繞在虛空中和支桿間的一切,是像雲般的六種等級密續之忿怒尊,以及勇父、空行與護法。男性的護法,如恭波寧瑪(gonpomaninig)、累等(lekden)、四臂大黑天、六臂大黑王、桑耶寺守護神多傑累巴(dorje lekpa)、羅侯羅(rahula )等,都面向外地擋開我們修法的障礙;而女性的護法如一發母(tseringma)等,都面向內以防止加持與成就漏失到外面。

所有這些本尊與精神導師們充滿了整個虛空,如同傾巢而出之蜂群般。他們應被觀想的十分清晰、透明、生動,好像由彩虹光所做成的,散發出智慧、慈悲和力量。

我們想著自己站在皈依對象之前,面對著它。在我們的右邊是此生的父親,左邊是母親。後面是一切六道眾生,前面是所有我們感知的敵​​人。我們引導著他們一起向皈依的對象,以身頂禮以示敬意;以語持誦皈依文,以心產生對皈依處的全部信心。

我們必須以大乘的廣大態度而皈依,不僅為此生皈依,而且要直到我們臻達圓覺;不僅為了我們自己,而且是為安立一切有情眾生於圓覺中而皈依。

實際上持誦的句子是:“禮敬!直到我與一切眾生成佛,我皈依三根本。”

在修法中,如同在根本儀軌的教授中所詮釋般,我們在此持誦之四句文中,亦已包括兩行是菩提心。在大禮拜時,必須同時持誦此皈依祈禱文,二者各十萬遍為圓滿。

在每一座修法最後,我們觀想智慧光從整個皈依處放出,觸及我們自身與一切有情眾生,淨化我們所有的痛苦與障礙,並且在我們的心中引生智慧。然後我們自己和一切眾生,就像一塊投向鳥群中的石頭般地飛向皈依處,而使我們全部融入蓮花生大士之中。接著,上師、本尊、空行與護法們化光融入蓮師,蓮師即為一切諸佛之合集變得更加光輝燦爛,耀眼地安坐在空中。最後,如同彩虹在空中消失般,蓮花生大士他自己融入空性、光明的空中。在此境界上安住一段時間。

此廣大的空性、光明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的自心本性。安住在那徹底的純一中,將使行者了悟心的本然空即法身;而其展現――光明或智慧,即是報身;其化現――遍布之大悲,那是化身。如此,行者將了悟到皈依的對象――三寶,即是行者自己,此外無他,那不過是行者心中的自然呈現罷了。這就是究竟的皈依。

有三種殊勝的方法必須被應用在皈依以及行者其他的修法和行動上:首先,行者必須有為一切有情眾生而修的準備;第二,行者必須完全專注於修​​法上;最後,行者必須為一切眾生迴向。

此處之前行準備,是為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皈依。主要的部分是要具足對佛、法、僧、上師、本尊和空行的完全信心,而專一的皈依。所謂信心意指,即使行者遭受冷、熱之苦,即使行者為疾病痛苦或不悅所纏,也要一直依止三寶和三根本。就算在生命的危險時刻,也不可能捨離他們。如此行者的皈依才是衷心無偽的。

已皈依完全圓覺的佛後,行者不得再向天界的眾生、財神或大力之神、自然的力量、精靈、星宿、山神等皈依,因為他們全都未超越脫離輪迴。由於佛像和畫像是佛陀形象的再現,故行者必須敬重這些佛像――哪怕只是佛像的一個碎片,並且要把他們放在一處明顯、乾淨的地方。

已皈依佛法後,由於佛法的根本是想要去利益眾生,因此行者要放棄任何對其他有情之暴力。經典承繼了佛法並能引導行者成佛,故不論世出世間之書均不得跨越,行者甚至要避免踏上任何文字――即使僅僅是一個字母,因為它可能成為佛陀名號的一部分。行者不可隨便對待書寫工具或把它放在骯髒處,而要把它放在高處;或在必須丟棄時,將它焚於淨處。

皈依僧後,行者應避免和那些見地與生活方式完全違背佛法的人合作。行者應對小乘的男女出家僧尼,於大乘的菩薩僧具足信心和敬意。

簡而言之,皈依的精要所在是對皈依處有完全的信心,無論自己生命中所遭受的環境是好是壞均能無悔。如果行者遇到善樂或適宜的環境,應認為它完全源於三寶的慈悲和加持。行者應心存感激並將此善樂迴向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悉能同享此樂。如果行者遭遇困境、生病、窮困、被批評、嘲弄,行者要想想自己在過去無量生中所犯之錯誤行為,足令自己投生下三道!但籍著上師、三寶的慈悲與行者對他們的強烈信心,因此,今天籍由疾病與困境的體驗,便清淨了這足以投生下三道之業力。行者應同時祈請“籍我此痛苦,願我代一切此刻正忍受著同樣困境的眾生受苦。願此困境助我於成佛道上進步。”

行者必須維持自己的一切日常活動,均依止於皈依處。例如,在晚上,觀想一切皈依對象正排列在你的頭上,光耀且透明,在你的心中充滿著信心而入睡。當你走路時,想著皈依處在你的右肩上,而你正誠敬的右繞著它。進食時,想著你正供養食物中的第一口的部分給三寶,然後吃下剩下的部分,當作它已被加持過。當你穿新衣服時,第一念便供養給三寶。

若你具有全然的信心,便不難得到三寶的加持。若你不具信心,你便將自己隔絕於加持之外。太陽光普照著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然而只有籍著放大鏡將它們聚集,你才能令乾草生火。同理,若你已有信心的放大鏡,那麼上師的加持力將在你心中燃起。  信心有不同的層次。首先,當你一聽到三寶的特質和佛陀、大成就者的生平時,行者的心中便充滿的清楚的喜樂,並且改變行者的認知,這是所謂的“明顯的信心”(clrar faith) 。當想到他們時,便使行者充滿了要去知道更多關於他們的特質和自己去獲得這些特質的強烈渴望時,這就稱為“渴望的信心”(longing faith)。當籍由修行,行者獲得了對教法真理和佛陀圓覺的全然信心時,這是所謂的“信賴的信心”(confident faith)。

最後,當信心已成為自己極大的一部分,即使在生命危險時也不可能放棄它時,它便已轉化成“堅定不移的信心”(irreversible faith)信心是佛法修持中超越一切的基礎。任何修法――即使是大手印、大圓滿皆需要皈依中的信心去支持它。皈依是開始的基礎,但如果你了解其深層意義的話,它就是去了解佛陀的究竟目標。因此,從今直到成佛為止,皈依應成為行者修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