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惡劣弟子, 吉美林巴尊者開示
晉美林巴尊者:什麼是不好的弟子
第一種是裝模作樣的弟子。就算對他開示教法,也無法對他有什麼利益。開示教法要有利益,弟子應當要具足信心、出離心,若沒有信心與出離心,對他講述教法是不會有利益的。這種裝模作樣的弟子,稍微得到一點錢財物品,內心就會高興,因此對佛法絲毫不會重視,所以也不會產生信心和出離心。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同樣地,這種弟子也是如此,今天接近這位上師時裝出非常有信心的樣子,明天換一位上師也裝出非常有信心的樣子;今天對於密咒乘法裝出很有信心的模樣,明天又對顯教教法裝出很有信心的模樣,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內心經常在變,不斷地更換上師和教法,這樣都不是一個好的弟子。
第二種是像森林野人一樣的弟子。最初上師告訴這種弟子:「你要好好的先求取皈依的戒律,要得到灌頂,好好聽聞與思維經論佛法。」但不論上師如何苦口婆心,都沒有辦法牽引他進入佛門之中。就像西藏野鰲牛,沒辦法把繩子套在牠的脖子上,因為野犛牛完全不受馴服,想要把野鰲牛牽到屋裡非常困難。這種弟子也是如此,最初沒辦法介紹他認識佛法,中間階段也無法引導他好好的聽聞與思維佛法,因為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錢財,最後他所造作的都是罪業的行為,沒辦法讓他實修佛法。因此,這種弟子走在錯誤的道路,正如住在森林中全身都是毛的野人一樣,有時會傷害人和動物。
第三種是像茅草一樣的弟子。這種弟子到上師跟前求法得到灌頂,內心就想:「等到將來這個法結束後,我就到山里閉關實修。」等到教法結束、離開上師時,卻不實修正法,而造作很多罪業。對於這種弟子,上師特別交代他:「你現在在這裡聽聞教法、得到灌頂,再沒有什麼用了,趕快去閉關實修。」因為上師的催促鼓勵而去閉關,但是閉關時自己的身口心三門並不隨順佛法,自己的誓言律儀也在衰損,佛法方面的實修完全消失不見,所以這種弟子的內心不堅固、不穩定,就像茅草一樣。茅草非常輕而細小,風吹向哪裡就彎向哪裡,完全不能堅定獨立。這種弟子也是不管誰說什麼就會去,完全沒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思考,就像茅草一樣。
第四種是具足四種顛倒想法的弟子。這種弟子的習慣和個性非常可惡可恨,就像是殺死鹿的獵人一樣——把上師當成麝香鹿;把佛法當成鹿身上的麝香;把自己當作獵人;把學習佛法當作是殺死鹿而取得麝香。當一個獵人取得麝香後就把鹿殺死,因為他不再需要鹿了。這種弟子學習佛法得到實修的法之後,就把上師丟掉了,把自己在上師傳授灌頂開示教法時曾經立下的誓言允諾,完全拋棄得一干二淨,就像獵人得到麝香後,把鹿殺死丟棄,這是非常惡劣的弟子。獵人要靠近麝香鹿時一定會非常小心謹慣,跪在地上,躲在草叢中,讓鹿不起疑心,最後才用槍把鹿殺了,取得麝香賣掉後得到一筆財富。這種弟子為了學習佛法,對上師非常恭敬,等到佛法已經到手後,就把上師丟掉,完全忘記了,還吹牛說:「我擁有大圓滿的教法,我擁有頓超的指導、堅斷的指導,誰要這些教法,就要帶錢來,這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即身成佛的法。」以這種方式把佛法賣掉,是非常惡劣的弟子。
第五種弟子是心思雜亂的弟子。有些弟子實修佛法時,對法的內容還沒有得到正確的證悟,就到其他的上師那裡去學習佛法,在那裡對於法的關鍵要點、實修的內容有一些了解後又離開了,自己看看書,又去尋找另一位上師,尋求另一種實修的口訣,永遠都在尋尋覓覓,始終不能夠真正作實修。在《入行論》裡有個比喻,雙腳著地能站最久,如果一隻腳抬起來,只靠一隻腳著地,就無法站很久。如果兩隻腳都抬起來,會怎樣呢?當然會摔倒在地上了。同理,這個法還沒有實修到徹底究竟,就去修另一個法,另一個法的實修還沒達成,又去尋找另一位上師再學另一種法。剛開始心想:我要先修前行法,但前行法修了一陣子還沒修完,就想著應該修正行法,又去學習正行法;正行法修了一陣子,發現基礎非常重要,又回頭修前行法;前行法修一修,聽到一位上師在講大圓滿教法,是最重要的教法,又把前行法丟了改學大圓滿教法,四處逛來逛去就像逛菜市場一樣,結果,前行法沒學到,正行法也沒學到,什麼法都沒學到,永遠逛來逛去,換來換去。
摘自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顯宗分講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