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2016年詠給明就仁波切最新修行問答開示


 2016年詠給明就仁波切最新修行問答開示
詠給明就仁波切
翻譯:妙琳法師
777
問題一:有種說法,弟子對上師要完全敞開,才會領受到上師的加持,我們應如何正確的理解何謂“敞開”?
明就仁波切答:首先,有三種擇師之法。
第一種:不需要有特定上師,因為老師如同花朵,學生如同蜜蜂,而花蜜如同法教,蜜蜂去採蜜,不需要只採一朵花,而是可從不同花朵中採集,因此很多人會問:“哪一位是我的根本上師?您是嗎?”甚至因此去卜卦等等。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因為即使你沒有特別一位老師,你也可以成佛。誰給你教法,就是你的上師,當你修持上師瑜伽時,觀想前面的那一尊佛,不論是金剛總持或其他本尊,要觀想成他就是一切上師總集,這是完全可以的。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若有些人希望只選特定上師,如何選擇?可能會覺得和某位上師有特別因緣、有緣分且給予法教,對你有利益,因此就可以選擇做為上師。
其實在“擇師”上,是“學生選擇老師”,而不是“老師選擇學生”。此時就會有一個主要上師,但這不代表其他上師就不是上師,可以有很多上師,但其中有一位是主要上師。
第三種:自然成為上師,當我們從這位上師處得到心性指引,且因此見到心性時,這位上師自然就是你的根本上師。
所謂“對上師敞開”就是要有虔敬心和信念,不是說有其他特別方法。
首先,當然必須要找到“具格上師”,具格上師有四種特質:1、首先傳承清淨;2、有修行學持的經歷;3、悲心;4、戒律清淨。因此,如果上師有這四種特質,就是好上師。
因此,不論能否將上師視為佛,取決於自己。若能視師為佛,則不論上師是否是真正的佛,或是小小菩薩,都沒問題,只要有這四種特質,那麼上師真正是佛,或只是修行人,就不是那麼重要,只要是好上師就可以助你成佛。而若沒有虔敬心,即使上師是佛也沒有用,即使上師只是一般修行人,和你一樣,但稍微好一些,這樣就會對你有利益。
因此,所謂的“敞開”,就是“信念和虔敬心”。
問題二:如何正確的理解“淨觀”的含義?比如看到別人做錯事,也需要當成是自身的過失來淨觀嗎?
明就仁波切答:“淨觀”並不是一種盲目。很多人認為,即使看到其他人做錯事,也不應指正,因為我是菩薩,因此即使笑不出來,也勉強笑出“大大的假笑”,笑得臉都發痛了,這種並不是最好的,或許這也好,但不是最佳的做法。
“淨觀”代表你真正有了解實相的智慧,因此,具備“智慧”、“空性”與“慈悲”的連接。
如果有人做錯,你認為要“淨觀”時,有兩種層次:
1、勝義諦層面:禪修空性,因為對方是空性,我也是空性,我們之間做的事情也是空性,因此不是說對方錯,而是由於真正本質是空性,“對”、“錯”都是空性,這是勝義諦層面。
2、世俗諦層面:我們其實要用慈悲來對待,如果有人對你做不好的事情,你要原諒他一次、兩次、三次,之後他不斷重複做錯事時,你就要生起智慧和慈悲;如果你要挑戰他們,也要通過慈悲去挑戰;不要選擇說壞話,而是去講理。
有時會有幫助,有時無用;若仍無用,就放下,這很重要。
在中國文化中,常會有“愛面子”、“礙於情面不認錯”的情況,“我先建議,我必須是對的,即使你有點錯,我始終堅持我是對的。” 所謂“面子問題”會讓你不想放下意見、見解,因為怕沒面子,這是中國文化的其中一項特點。
例如我聽過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家過世,或許是父親過世時,家人去寺院供養,後來拿到收據時,收據上寫的是媽媽的名字,因此家人就去說:“是我爸爸過世,不是媽媽。” 小師父說:“我回去查一下。” 後來小師父回來說:“是爸爸錯了,該死的是媽媽!” 這就是不想要承認錯誤。我們不要這樣。遇到如果有人做錯時,要用智慧、慈悲對待他。
問題三:沒有上師指導的初學者,應如何展開日常的修持?是否也有階段性的目標?
明就仁波切答:首先,你必須找到上師,如果你接受他的法教、覺得是好的,就可以視為是老師,並以此修持、逐步練習。因此,你需要修持的藍圖,此處有兩種修持方式:一種是禪修者型的,一種是學者型的。學者型的,大部分人可能是沒有時間的;那麼作為禪修者型的,有兩類修持的藍圖。第一個是基礎的練習;第二個是主要的練習。基礎的練習就是有共的前行和不共前行;主要的練習就分為止和觀,就這樣一步一步練習去做。
而當你有禪修藍圖、架構時,聽到任何教法時,就可以放入藍圖中,例如將“無常”、“慈悲”和“上師瑜伽”等放入各區塊,因此不同教法就會釐清我們不同的困惑。
問題四:修行應該是輕鬆自在的,但現在很多人越修越嚴肅,令身邊的人感覺很難融入他們,甚至不願跟他們一起,這種情況如何改善?
明就仁波切答:對、對、對!如果修持變成很形式化的,且不了解真正含義時,就會越來越緊繃。
另外,若你禪修時,並未加入修心訓練,例如慈悲、轉心四思維等,就會導致緊繃。同時,止和觀的禪修也很重要。
我們要將禪修運用到生活中,而不是做出禪修姿態,要大家“關窗關窗!安靜安靜!” 結果一出現聲音,就大喊:“我在禪修!”,或探出頭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
問題五:在生活中經常面臨親人對自己的誤解和責難,於是常會對親人生起厭煩和失望的心,該如何對治,又怎樣利益到他們?
明就仁波切答:那就跑走吧! (眾笑)開玩笑的,不是這樣。
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首先很重要的是,要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動機和情況。同時,改變和家人互動時的舉止。
通常,家庭成員常會因為小事而爭吵。當然,家長都希望我們好。但他們也會想以他們的方式來控制我們,這動機不是壞的;但因為文化、教育的差距,而會產生代溝。因此,要知道有這些文化、教育、信仰的差距存在。
年輕一代希望自由,但年長者希望家族團結,哪一種比較好呢?各有利弊。但想要自由者就會覺得被控制,而想要家族團結者會覺得不受重視,因此會產生一種文化上的誤解和衝突,如果你理解此點,就會有所幫助。
不要和家人因為小事而爭吵,例如爭執一個小盒子要放這邊還是放那邊,各自堅持,就會變成大問題。總之,放哪邊都好,就放下這個問題。
改變行為、改變想法、改變溝通的方式。如果你從自己改變,或許家人們今天不會改變,但明天或慢慢的會有改變發生。因此,就會發現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式,這比逃掉好。
問題六:仁波切四年的遊歷閉關,您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
明就仁波切:我學到了怎么生火。這在一開始很難,煮一杯熱水要兩個半小時,後來只要十五分鐘,這可是很大成就! (大笑)
開玩笑的!我非常開心,能在人生最好的時光去閉關,我非常高興!我無法告訴大家我的禪修經驗,你們也應該一樣,也就是“禪修經驗是不要分享的!”,這非常重要。如果你聽到有人說:“我開悟了、有很大證悟、有很多奇蹟……” 等等,那絕對是假的,真正的老師是不會如此說的。我們可以和老師報告禪修經驗,但不能和學生分享,因此我在這不能講。
中文翻譯妙琳法師問:“可以飛嗎?”
仁波切:“可以,可是你們看不到。”(眾笑)
問題七:很多人覺得修行就是要追隨在上師身邊的,甚至認為跟著上師到處走就是修行,上師去哪,他們就跟著到哪。請問仁波切這種修行方式對嗎?
明就仁波切答:越靠近上師,加持就越大,這是對的!如果越離越遠,就沒有加持,就會耽誤了成佛的事。 (大笑)開玩笑的!不是這樣。
上師如同火,若你太靠近火,就會被燒到;若距離太遠,就沒有光亮和溫暖,因此,要置於中間。
你要和老師有所連接,而最好的連接,就是“教法”。領受教法、領受教導,不是意味著“隨時跟上師在一起”。
不然,當情緒生起時,或許會覺得“這老師喜歡他,不喜歡我”、“對他有時間,對我沒有”等等。上師的身體只有一位,但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即使將上師身體分為無數個,也不夠時間,因此不需要永遠在一起。
但若太遠,又會缺乏溫暖和光亮,這代表著“無法領受法教”。 “法教”主要指的是“教法”和“實修”。
在我們傳承中,成就者鄔金巴是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的主要弟子,也是第三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的根本上師。鄔金巴與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只​​相遇了三天,在這三天中,噶瑪巴希給予鄔金巴禪修教法,鄔金巴仔細傾聽並認真實修,因此成為此傳承持有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