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般若攝頌釋 第五課 索答吉堪布



般若攝頌釋 第五課
思考題
1.作為行持般若的行者來講,要使修行善始善終,需要具足什麼樣的內外攝持?這有何必要?

2.本課所講的惡友是什麼?他有什麼危害?我們應如何對待?
3.解釋菩薩一詞,本經所講菩薩的意義是什麼?

4.具足什麼條件的人才能叫大菩薩?以比喻說明為什麼大菩薩在利生時無有畏懼?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繼續講《般若攝頌》。《般若攝頌》當中,現在正在講行持大乘般若者的身份,其中講第二個問題。

癸二(善知識之差別)分二:一、所立;二、所破。
子一、所立:

所謂所立,就是應該依止什麼樣的善知識,以及自己應該具足什麼樣的條件。


具善知識具勝觀,聞諸佛母全無懼。
作為行持般若的行 者來講,修行要善始善終,必須具足善知識的因緣;也就是說,學習大乘佛法般若空性的人,在大乘道中不退轉的主要因緣,就是要具足內外兩種善知識。


所謂外善 知識,就是要依止一位以智慧通達萬法無有任何自性,以及具足以方便的大悲菩提心攝持眾生的上師,這樣的上師就是所謂的外攝持。

所謂內善知識,就是自己要具 足讓一切眾生獲得佛果的希求心,也就是發起菩提心,同時還要具足見到萬法空性、無有實執的三輪體空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內攝持。


如果既具足外在的因緣——具有慈悲和證悟的上師,又具足內在的因緣——自己具有悲心與智慧,那這樣的行者在聽到佛母般若空性時,就不會有任何畏懼,在大乘道中也不會退轉。當然,頌詞中的善知識主要是指外善知識,而內在具足悲心的智慧就是所謂的勝觀。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離開善知識,否則修行就不能圓滿。但善知識一定要有內在的境界,沒有境界的上師則是假善知識。

《現觀莊嚴論》雲:心不驚怖等,宣說無性等,棄舍所執品,應知為攝持。可見,真正的善知識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他的心對大乘空性法門不會生畏懼,這是從智慧方面講的;第二個條件,向有實執的可憐眾生宣說無有本性的空性法門;第三個條件,捨棄六波羅蜜多的違品,如吝嗇、破戒等。具足這三種條件的善知識,就是所謂的外攝持。


至於攝持,這兩個字在大乘經論中經常出現;而在本頌中,既可指外在的善知識,又可指內在的菩提心和智慧,或者說正知正念。


在座的道友中,可 能很多人對佛法都有許多問題不瞭解,所以一定要長期依止一位具有修證的上師,這非常重要。

一般來講,上師有什麼樣的境界,他也會對弟子如實傳授。比如上師 對空性法門非常有境界,那他在攝受弟子的過程中,也會把自己的境界傳給他們。

如果依止的上師僅在歷史、醫學等世間知識方面有經驗,那我們也只能學到這些, 而不可能學到佛法。即使他們照本宣科,時間也會很短暫。就是講世間知識,如果老師對所講的課程不是很精通,或自己沒有相應的品德的話,那也不可能長期呆在 老師的崗位上。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依止一位真正通達萬法實相的上師。如果上師有這樣的境界,在看見依靠他的人沒有懂得時,他就會傳授。在世間,如果父親是 醫生,而孩子又願意學,他就會把醫學傳給他;如果父親是木匠,而孩子也願意學,他就會把自己的技術傳給他……同樣的道理,真正的善知識也會把自己的境界傳給有緣的弟子。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依止真正具有智慧和悲心的上師,否則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收穫。


作為行者來講,依靠這些攝持就不會產生畏懼;如果沒有這些因緣,就會對般若空性產生恐怖心而不敢接受。

聖天論師雲:不知無怖畏,遍知亦複然,定由少分知,而生於怖畏。

意思是說,對空性法門全然不知的人不會害怕,就像世間從來沒有學過空性法門的員警等,由於他們對空性一點都不瞭解,所以也不會害怕;而像全知佛陀一樣完全通 達空性的人,也不會害怕;但是就像半瓶水一樣,對空性稍微有一點了知,而又沒有完全了知的人,則會產生恐懼心:既然全部都是空性,那是不是因果都沒有了, 或者說是不是我也不存在了?

包括一些物理學家,他們通過試驗觀察後,也感到非常恐慌。因此大家一定要長期依止善知識,當上師證悟空性的境界融入相續時,我 們就不會害怕,也不會捨棄空性法門。
子二、所破:
誰依惡友仰仗他,彼如新罐觸水毀。
前面剛剛講了所依 止的善知識,現在反過來:任何一位初學者,如果依止了詆毀大乘空性法門的惡友,相續中的境界就很容易毀壞。為什麼呢?因為在自己的智慧、定解、信心等還沒 有完全成熟,而必須依賴仰仗他眾時,就很容易隨波逐流,或者說受環境、教育等因緣的影響很容易變壞。其實,這相當於沒有入窯焙燒的新土罐一樣,沒有經過火 的錘煉的原因,一接觸水就會毀壞。


在現實中,有些人 已經皈依佛門,也發了菩提心,有的還剃度出了家,甚至有的還為佛教和眾生做了很多好事,自己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很不錯的修行人;但是,如果長期或暫時依止見 修行果非常惡劣的人,也一定會使自己逐漸衰敗下去。


以前阿底峽尊者也說:對修行人來講,所有怨敵當中,惡友是最可怕的。

所以,噶當派的很多修行人都把惡友 當作屍體那樣來捨棄,根本不會親近。現在世間上,很多人對大乘甚深見解根本不能瞭解,也不願接受;如果我們跟這些人接觸,恐怕一瞬間的行為或短暫的交流, 也會毀壞一切的一切。有些多年聞思修行的人,就因為別人的一個電話、一頓飯,或一天的接觸,而將自己在很長時間中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善根全部毀壞,這確實 非常遺憾!


持明無畏洲尊者曾 這樣說:真正的善知識比黃金還罕見,而造惡業的惡友時時都損壞、耗盡我們的善根,故祈願三寶加持不要遇上惡友,更不要離開殊勝的善知識。


所以在座的道友皆 應發自內心地祈禱。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都沒有境界。既然如此,那很有可能在遇到惡友時不需要很長時間:也許是一刹那、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半年,就會把 你拉下去,或者自己主動在別人面前投降。


雖然很多人都在寂靜的山裏修行了很長時間,但若自己披上的盔甲並不是那麼堅固的話,在違緣面前也很難抵抗。因此, 大家無論是下山,還是通過電話跟親朋好友交流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要注意。

因為,所謂的魔障並不一定是以獠牙畢露或面目猙獰的形象顯現在我們面前,有些可 能是花言巧語,有些可能是非常溫和的態度;若正念不穩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讓人墮入永遠不能自拔的惡趣深淵。


所以,在學習大乘 佛法般若空性的過程中,對於那些對大乘佛法一無所知,或者對佛教有邪見的人,一定要拒之千里。否則,在眼花繚亂的外境面前,我們根本沒辦法抵抗。


就像一個 孩童,最好不要讓他單獨出去,否則很難面對外面的花花世界,因為他的心並沒有成熟。在智悲學校中有一位老師,開會的時候他說:你們不要把學生會的那些孩子看作大人,他們跟大人比較起來還差得遠,在遇到外境時根本不能面對,所以對他們不要太過看重,否則會生起傲慢心的。


雖然他的語言比較刺耳,但實際上確實是這樣的。而我們現在也沒有成熟,遇到外境也禁不起誘惑,所以一定要謹慎。

雖然有些人覺得: 我沒有問題,因為我在某某地方聞思了那麼長的時間,也得過許多灌頂和竅訣;但一旦違緣現前就非常可怕,因此我們應經常祈禱不要離開學佛的團體。


《山法寶鬘 論》中說:對修行人來講,比圍牆還好的保護就是不離僧團。的確,只要身處僧團當中,我們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得到潛移默化。如果離開了這樣的群體,就不 容易生起慚愧心,自然見修行也會一天比一天下降,最終只會銷聲匿跡,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離開僧團。
癸三(菩薩之詞義)分二:一、一般菩薩之詞義;二、大菩薩之詞義。


子一、一般菩薩之詞義:
何故此者名菩薩?能斷貪求盡諸貪,
無貪獲證佛菩提,是故此得菩薩名。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平時佛教裏面經常提到菩薩,那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菩薩,它是菩提薩埵的略稱,乃梵語的音譯。其中菩提指覺悟,薩埵指 勇士或有情,故菩薩就是覺悟的勇士或覺悟有情。

也即可以從自覺和覺他兩個方面來理解:通過修行斷除實執而獲得覺悟是自覺,將自己所證悟的境界傳遞給有緣眾 生是覺他。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將比較慈悲的人或年長的老人及學佛者叫做菩薩或老菩薩,甚至還有其他用法,所以菩薩也可從其他角度來理解。


按寂天論師的觀點,什麼時候世俗菩提心在相續中生起來,那個時候就可以稱為諸佛之子或菩薩。


《入行論》雲:生死獄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意思是說,系在生死輪回中的苦惱有情,什麼時候在相續中生起無偽的菩提心,那個時候就可以叫做菩薩,此時也成為世間的人和天人禮敬的對境。當然很多論師都說,此處的菩提心僅指相續中生起利益眾生的世俗菩提心,並非指勝義菩提心。

月稱論師則說,斷除三種結(1)而獲得極喜地(2)的聖者唯應以菩薩之名稱說。故《入中論》雲: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


《入中論自釋》也引用《寶雲經》的教證說:在加行道世第一法位時,還沒有完全斷除實執,所以並不是真正的菩薩,只有在獲得一地時才是真正的菩薩。這兩位大德的觀點,一個是從生起勝義菩提心來講,一個是從生起世俗菩提心來講,或者說,一個是從見解證得空性來講,一個是從行為行持利眾來講,但都可以稱為菩薩。

而這裏所講的菩薩是這樣的:依靠隨入法界自性的聞慧等智慧,能完全斷除對色法等的貪執,進而希求完全斷除對所知萬法以實執貪著的分別念及種子,於無貪中獲得佛的大菩提,這樣的行者就稱之為菩薩。


但很多人都不是這樣,尤其是現在大城市裏面的人,他們每天都貪求著:別人有豪華的轎車我沒有,別人有很好的房屋我沒有,別人有很高的地位我沒有……這說明他們還不是這裏所講的菩薩。有些人雖然對這些不怎麼貪求,但他們認為萬法全為實有:高速公路是實有的,轎車也是實有的,甚至住處、床位等全是實有的,那也不是這裏所說的菩薩。


《佛說華手經(3)·驗行品》雲:佛告舍利弗:應以三事驗菩薩心。何謂為三?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報,當知是為真菩薩心;二者,求法無所貪惜,寧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則名為真菩薩心;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於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為真菩薩心。以是三心驗諸菩薩。

所以我們也應以之對照,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這些法?的確,我們現在對外境非常貪執,實執也很嚴重,所以決定不是這裏所說的菩薩,而只是名相上的菩薩。


關於名相菩薩,比 如平時很多人將有些老居士或老出家人叫老菩薩,如果他們不具足菩薩的功德,那就是名相上的菩薩。有一位醫生一天到晚都叫別人為菩薩,他經常說:某某菩薩, 你過來一下。好像他是菩薩當中的佛一樣,周圍全是大大小小的菩薩,看起來特別可愛。那他們是不是菩薩呢?也不一定。可能只是名相上的菩薩。


子二(大菩薩之詞義)分二:一、堪為眾生之最;二、披大盔甲(4)
醜一、堪為眾生之最:
何故彼名大菩薩?堪為有情眾之最,
斷眾生界諸重見,是故得名大菩薩。
有些人認為:佛教中不但有菩薩的名稱,而且還有大菩薩——摩訶薩埵的說法,那大菩薩跟菩薩有什麼差別呢?


其實,具足本頌所講兩個條件的菩薩就是所謂的大菩薩。第一個是堪為有情眾之最:因為他為了救度一切眾生發了無上菩提心,還通達了一切萬法的甚深空性,所以在眾生中是最偉大的。

大家也清楚,在不同種類、不同種姓、不同民族、不同族群的千千萬萬眾生當中,具足這兩種條件的人非常少,所以他們堪為眾生之最,也成為一切眾生的應供處。


有時候我經常想: 雖然人們說人類歷史上這個偉大、那個偉大,但這些偉大人物對自己的家庭、身體卻很執著,不要說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就是菩薩的佈施和證悟空性的智慧他們也沒 有。

確實,世間上成千上萬人特別尊重的偉大人物,他們也不可能以自己的身體、兒女、家庭來作佈施;在證悟空性方面,他們一點境界也沒有。正因如此,捨棄一 切利益眾生和證悟空性的菩薩才最珍貴,他們的確堪為一切眾生之最。


第二個是斷眾生界諸重見:作為大菩薩,他能以無我的智慧和善巧方便,斷除眾生相續中無始以來熏習得異常堅固的各種煩惱和習氣,而這也非常稀有。所以,誰具足這兩個條件誰就可以稱為大菩薩。


對一般世間人來 講,絕對無法做到這樣,因為他們並沒有攝受那麼多眾生的威力或能力。

大家都清楚,很多眾生非常傲慢,若菩薩沒有一定的境界,他們也不可能向他敬禮。他們會 說:你跟我平起平坐,毫無德行和智慧,憑什麼我天天跪在你面前對你非常尊重。

即使今天尊重,明天也不一定會尊重;這個眾生尊重、那個眾生也不一定會尊重。 但真正的大菩薩,因為他有這樣的境界,所以各種各樣的眾生不可能對他不尊重。我經常這樣想:上師如意寶真正稱得上是大菩薩。


為什麼呢?因為他老人家建立佛 學院後,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習性的眾生,在其慈悲攝受下,全部都對他非常尊重。可見,法王是名副其實的有情眾之最。

《華嚴經》雲: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調伏無量眾生,應斷無量煩惱……應破無量無明暗,應摧無量我慢山。《普賢行願品》長行文中,也專門講了恒順眾生,意思是說:菩薩以不可思議的威力,可以攝受種種意樂、種種心態、種種習氣、種種性格的眾生,還能斷除眾生的煩惱,讓他們獲得真正的證悟。

所以,我們對大菩 薩的讚歎,並不是有些父母為了孩子聽話而讚歎他們是智者那樣。實際上菩薩有不共威力,他能攝受芸芸眾生,也能對眾生的今生、來世,乃至生生世世帶來無窮的 利益。對這樣的大菩薩,若能經常祈禱也有很大的功德。在世間,人們之所以願意在觀音、文殊等大菩薩面前供奉、頂禮,或者念誦他們的名號、心咒,就是因為這 樣做有無量功德。


醜二(披大盔甲)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宣說披甲之理。
寅一、真實宣說:
大施大慧及大力,趨入諸佛勝大乘,
披大鎧甲降魔幻,是故得名大菩薩。
具足兩個條件者可以叫大菩薩:一是堪為眾生之最,這是上一科判所講的內容;第二個是披大盔甲,意思是:既然菩薩發大乘菩提心、行持六度萬行,他的相續自然就具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即披上了凡夫人難以想像的諸多功德盔甲,此乃本科判所宣講的內容。


首先解釋本頌。所謂大施,即只要遇到可憐的眾生,就根本不會管自己,他會全部將自己的身體、財富等佈施給他人,此乃菩薩在因地披上的大佈施盔甲。


所謂大慧,就是具有斷除持戒違品——破 戒的大智慧盔甲,這種智慧很了不起,也相當難得。一般世間人不要說終身受持相關大乘戒律,甚至讓他一輩子不吃肉、不喝酒,有些業力深重的人也根本做不到。 

不要說一輩子,可能在一天中守八關齋戒,對有些人來講也很困難。然後是安忍等大力盔甲:對大菩薩來講,當種種攻擊對他危害時,他的心也不會損惱,具有這樣 的安忍盔甲;為了利益眾生,在三個阿僧祇劫當中也不會懈怠、懶惰,具有這樣精進的盔甲;他的心能一緣安住,不住於任何散亂當中,具有禪定的盔甲;通達一切 萬法無有我和我所、斷除一切實執,具有智度的盔甲;以及具有摧毀心煩意亂等各自違品的廣大威力。

還具有趨入甚或具足諸佛殊勝大乘從發心一直到佛智之間的種 種功德。這些盔甲,不要說普通人,就是小乘聖者阿羅漢,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得到。 

         
因為擁有通達一切萬法無有自性等大盔甲的緣故,大菩薩能斷除眾生各種各樣的迷亂,還能降伏種種邪見的魔幻。在世間中,這樣的菩薩極為難得,所以稱為大菩薩。

《佛說華手經》雲:是故我當堪任為無量無數眾生一一代受地獄眾苦、心不退沒。意思是說,大菩薩的心力不可思議,他能堪任一一代受無量無邊眾生的地獄之苦。對我們來講,不要說代受地獄的痛苦,就是監獄中的痛苦或病人的痛苦,我們能不能代受?這是可以捫心自問的。如果是大菩薩,只要是為眾生,他沒有任何條件,一定會代受。


當然,不是大菩薩而自認為是大菩薩也不行。原來有一個喇嘛,我以前講《入行論》時也講過,他叫柯讓。因為法王如意寶在一次傳菩薩戒中說:我們現在都得了菩薩戒,已經成為大菩薩了。


後來那個喇嘛就一直認為自己是大菩薩,經常說:我根本不會說妄語,因為我是大菩薩,大菩薩哪有說妄語的。一些小喇嘛也經常逗他:大菩薩來了、大菩薩來了!他自己也覺得大菩薩真的來了。所以,大家在別人稱我們為大菩薩時,一定要好好觀察自己的相續。的確,在行持六度方面,我們跟大菩薩比較起來,只能算是小菩薩或小小菩薩,不過跟有些世間人比較起來,有時還是有一點自信。


以前,我在一個慈善論壇上這樣說過:相比起來,佛教的慈善很偉大。因為在世間,即使政府撥的慈善款項,很多人都把它揣在自己的腰包裏。

可是佛教中真正行持慈善的人,不管別人是否讚歎,只要自己有的東西,就會無條件地送給別人。的 確,跟世間人比較起來,學過大乘佛教的人還是很不相同,因為他們自我的成分比較少,實有的執著也比較輕。

但很多人都沒獲得聖者果位的緣故,與諸佛菩薩的事 蹟比較起來就很慚愧。但是,既然我們的方向已經確定,那就要不斷努力;相信到一定的時候,通過自己的發心力,也能救護很多可憐眾生,而且自己也不會有任何 畏懼和怯懦。
寅二(宣說披甲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義。
卯一、比喻:
幻師十字街幻變,多士眾首斬千萬,
所殺如是菩薩知,眾生如化無畏懼。
為什麼菩薩在行持 六度萬行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畏懼,也不會有任何怯懦,而會心甘情願、歡喜若狂地去做眾生的事情呢?

其原因在這裏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來說明:幻化師在十字街 頭幻化出許多不同形象的眾生,諸如軍人等,他們在互相混戰。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的手腳被砍斷了,有些人的頭被砍斷了……整 個情景慘不忍睹。對於這樣的情景,幻化師會不會傷心害怕呢?不會。因為他知道這些都不是實有的。


其實這就像放電影,雖然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等戰爭 情景全都一五一十地呈現出來了,但對放電影的人或觀眾來講,他們心裏有沒有戰爭正在進行的恐怖呢?沒有。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全是幻化。同樣的道理,作為 菩薩,因為他對一切事物都沒任何實執,所以當眾生在輪回中感受各種各樣的痛苦,而他們前去救度的過程中,就不會有任何害怕或畏懼。

表面上看來,菩薩 的確很苦、很累:為了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他不但把所有財產全部佈施給了眾生,而且自己的身心也始終在為眾生操勞,時間也極為漫長。

不說做到這樣,僅僅聽 了,很多人也會膽戰心驚、毛骨悚然,也不敢發這樣的大乘菩提心。其實,如果我們真正懂得菩薩的境界,就不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

比如,對特別吝嗇的人來講, 他給別人佈施一百塊錢,也會特別傷心;但是對有一定修證的人來講,即使給一萬塊錢,乃至更多,也不會有絲毫執著,因為在他的境界中錢與牛糞沒有任何差別。 雖然吝嗇的人會認為:我給一百塊錢都那麼疼,好像把自己的心臟掏出來了一樣,他給那麼多錢怎麼能受得了!但對菩薩來講,根本不會有絲毫痛苦。為什麼呢?因 為他知道一切法都是夢幻,所以沒有任何實有的執著。

《經莊嚴論》雲:觀法如知幻,觀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無怖。意 思是說,菩薩觀一切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時於煩惱不生怖;菩薩觀自生處如入園苑,若不成就時於苦惱亦不生怖。既然如此,那在面對世間的成敗、得失等種種景 象時,就不會像世間平凡眾生一樣:得成則喜,失敗則憂。所以大家皆應發願早日獲得大菩薩的果位,這非常有必要。

而當修行境界越來越高時,普通人看起來很難 做到的事情,也能輕而易舉地做到。就像《入行論》所講的那樣:到一定的時候,將自己的身肉一塊一塊地佈施給他人,也根本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但一般人卻會認 為:怎麼能把身上的肉給別人呢?你看,我身上的肉稍微切一點也疼得要命。其實,這就是執著所導致。如果我們真正證得一切萬法的空性,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痛 苦;既然沒有痛苦,那行持利益眾生的事就非常容易。


以前有人在法王面前說:上師!您度這麼多眾生,好苦、好累!實 際上他自己很累,天天擔心菩薩。不過這就是所謂的悲心顛倒:對該觀悲心的可憐眾生不觀悲心,對不該觀悲心的自由自在的菩薩卻觀悲心。

所以我們應該了知,對 有一定境界的聖者來講,他們的生活非常灑脫。雖然表面上看來,他們在時刻不停地利益眾生,但是因為他們的心力非常強的緣故,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而我們凡 夫,對自己的事情很多人都願意做,但為眾生做一點點事情就開始發牢騷,或打退堂鼓:我今天幹了一兩個小時,累得不行了!我身體不好,該休息了!眾生的事情 太難辦了,算了!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指薩迦耶見、疑見和戒禁取見。
(2)指第一地。
(3)鳩摩羅什大師譯,亦名《攝諸善根經》,或《華首經》。
(4)與鎧甲意義相同。(參考:《瑜伽師地論》雲:雲何菩薩擐(穿)甲(鎧甲)精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