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自我、逆境、生死”帶來的人生羈絆,在磨難中勇敢前行
苦才是人生 : 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
索達吉堪布
索達吉堪布
附錄
大歡喜——索達吉堪布開示錄
多年來,索達吉堪布常在不同場合,為大眾傳講佛法,並抽出一些時間讓大家隨機提問,當場回答。 針對現代人的內心困惑,本書特摘錄了一些常見問題,以饗讀者。
報應
問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有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卻沒有受到惡報。 於是許多人就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精神鴉片。 因果報應真的不存在嗎?
堪布答:因果報應肯定存在,對此我深信不疑。
但為什麼行善得不到好報,造惡得不到惡報呢? 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業,並不造了馬上就會成熟。 就像一個貧窮的農民,他以前沒有種莊稼,所以如今特別貧窮;但現在他勤勤懇懇地種地,以後儘管不會再窮了,可還沒有到秋天收割之前,他的生活仍然改變不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種莊稼沒用。
佛教裡也專門講了,我們所造的業要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 有些業力會現世現報;有些業力在下一輩子才感受;有些業力要再過好幾世才現前。 所以因果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它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概念,必須通過系統的學習才能了達。
當然,你產生這樣的懷疑也很合理。 但就如同你現在上學,就算現在很愛學習,也不一定馬上會出現它的果,它有一個時間在裡面。
問 :好多人總是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遺憾。 那我們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務是什麼呢? 怎樣才能擁有真正的人生意義?
堪布答:確實,不僅僅是普通人,包括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也會在臨死時,才發現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些人能及時反省這種錯誤,而有些人從來也沒有這種機會。 但不論是哪一種人,如果你真想對自己負責,就應該學會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有幾種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為一切眾生造福;中等的,為了自己而行善積德;下等的,不做損害其它眾生的事,畢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貴。 以這些方式,可以彌補往昔所造的很多罪業。 當然,這些罪業,還可以通過佛都中的懺悔得以清淨。
問 :人生是由誰決定的? 為什麼有些人的人生是快樂的,有些卻是苦難、充滿困惑的?
堪布答:世間有些宗派認為,人生的苦樂由上帝賜予,或者由大自在天決定。 但按照佛都的說法,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並不別人來掌控的。 否則,真有一個造物主的話,他讓誰快樂,誰就快樂;他要誰痛苦,誰就痛苦,這是很不公平的。 因為我沒有做任何壞事,他就平白讓我受苦;我沒有做什麼好事,他卻讓我天天快樂,這樣的話,造物主可能會常常被大埋怨。
其實,我們的人生之所以快樂,是由於過去做了善事;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往昔造了惡業——這個概念乍聽起來,恐怕有些年輕人不接受,但它對每個人來講至關重要。 就好比你播下毒藥的種子,結出來的果只能是毒藥,絕不會是妙藥。 同樣,一旦你造了惡業,未來只能成熟苦果,而不會招致快樂。 因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想今生快樂、來世快樂、乃至生生世世都快樂,就盡量不要造殺生等諸多惡業。 否則,只要造了惡業,它要么會在你今生成熟,要么會在來世成熟,遲早都要感受這種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人生充滿快樂,有些人卻飽嚐痛苦,這一切苦樂其實都是自作自受。
藏傳佛教有位大德叫智悲光尊者,他對因果曾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就如同大鵬在空中飛翔時,影子雖然暫時看不到,但只要它一落地,影子馬上就出現了;同樣,一個人造了業的話,這個業力便 會一直跟著他,只要因緣成熟,痛苦或快樂即會當下現前。
這是非常深奧的因果道理,希望大家能經常思維。 現在很多人沒有因果觀念,只要肚子填得飽,日子過得舒服,其他什麼都不顧,這種社會現象特別可怕的。
佛理
問 :請問宗教信仰和迷信有什麼區別?
堪布答:信仰任何一種宗教,不管是基督都、道教、儒教或是佛教,假如你不懂它的道理,只是流於表面形式,這很容易變成迷信。 比如,有些人為了升官發財,就到寺院裡燒香拜佛,這雖然也算一種信仰,但你若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什麼用、佛和神有什麼差別,只是把佛陀當成求財工具,這就成了一種迷信。
如今很多寺院裡,天天都有人拜佛,我雖不敢說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有些人確實帶有迷信色彩。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連自己為何要拜佛都弄不清楚。
真正的信佛,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看一些前輩大德的文章或書籍,知道釋迦牟尼佛曾來過這個世界,他所說的一切符合真理,對解除自他痛苦、解決人生問題有不可磨滅的作用,然後從心坎深處對他誠信不疑,這才是真正的信仰。 反之,假如只是表面上信佛,實際上迷迷糊糊的,並不明白其中道理,那就算你是個佛教徒,也仍是一種迷信。
所以,燒香拜佛不一定是真正信佛,若不知道它的功德,單單是外在的種崇拜,有些人為了打漁也會這樣做。 我以前去南方時,就看見很多老百姓出海打漁前,都會去廟裡燒香,讓佛保佑他多捕一些魚,此舉完全是一種迷信。
梁啟超曾在一本書中,也講了迷信與正信之間的區別,說佛教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 但你不懂佛理的話,就很可能不是智信,而是迷信了。
問 :佛法浩如煙海、廣大無邊,您可否用三個字來概括它的真諦?
堪布答:戒、定、慧!
問 :在佛教中,佛陀規定犯了什麼戒條,就要懲罰多少多少劫,請問這該怎麼理解?
堪布答:佛教中之所以製定戒律,並不是非要去懲罰人,表面上它是一種約束,但實際上,這為每個人趨往解脫之路提供了方便。
就像馬路上的綠燈、紅燈,有了它的話,開車者似乎不太自在,但卻能極大保證他的生命安全。 佛教中的戒律也是如此,通過強制性的規定行持善法、斷除惡業,就能讓眾生順利獲得解脫,到達彼岸。
問 :藏傳佛教的淨土,與我們漢專中提倡念阿彌陀佛去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什麼區別?
堪布答: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淨土法門,究竟目標完全相同,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藏傳淨土主要講發菩提心、念佛號、積累資糧,最終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往生極樂世界的主因,則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如此依靠自力和他力往生,漢傳淨土也是這樣提倡,只不過個別傳承上師言教的測重點不同而已。
問 :佛教裡有很多密咒,比如六字大明咒、金剛薩垛百字明、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佛說每個咒都有很大很大的功德,要念多少多少萬遍。 那我在修行的時候,該選擇什麼樣的密咒呢?
堪布答:我對密咒從小就有信心,只是現在比較忙,念的時間比較少了。 我們藏地有句俗話:“孩子會叫媽媽的時候,就會念觀音心咒——嗡瑪尼貝美吽”。 基本上每個藏地的孩子都是如此,只不過現在在經濟浪潮的衝擊下,好多孩子到外面的學習、城市以後,就不是特別爭氣了。
密咒的功德,佛陀在不同的經典、續部中都有闡述,至於你該選擇哪一個,可能要分兩種情況:一、這個密咒與你的傳承上師、某些灌頂修法有密切關係,然後你應該發願念誦。 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比如造業比較多,覺得業力深重,就念百字明和金剛薩垛心咒;如果要開智慧,想生生世世具足智慧、利益眾生,就念文殊菩薩心咒;若想遣除一切魔眾違緣,就念蓮花生大士心咒……你覺得哪個咒對自己非常重要,就可以選擇這個咒去唸。
念咒方面,藏地很多修行人確實與眾不同。 前段時間,我們學院有個老出家人圓寂了,他一輩子念了六億咒語。 而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沒有圓寂之前,曾把一生所念的咒語都統計出來,有些咒語像“啊”、“吽”只有一兩個字,有些咒語長達十幾個字,這些長咒和短咒全部加起來,總共有九億。 上師72歲時圓寂的,在此之前,他一輩子都手持念珠不斷在念。
通常來講,藏地的修行人隨時隨地都手不離念珠,不管是坐也好、放犛牛也好、到農田去也好,甚至很多知識分子、幹部在辦公室裡,也是拿著念珠,被領導看到還會挨罵。 不過現在比較方便了,拿個計數器一直在念,領導也發現不了。
其實,念咒語不說長遠的功德,僅僅是暫時利益的話,分別妄念、痛苦煩惱也會依此而消除,讓心安住於清淨的狀態中。 所以,念咒語是非常有意義的!
問 :我是德國曼漢姆大學的老師。 藏傳佛教在西文特別有吸引力,在德國的傳播,特別是80年代比較成功,為何它那麼容易就能被大家接受呢?
堪布答:藏傳佛教如今在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確實很有吸引力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藏傳佛教的教義非常實用,它並完全停留在理論上,也不是搞一種學術或形象化,而 是依靠前輩大德的竅訣,有很多斷除煩惱的方法,比如菩提心、大圓滿的直指心性,又簡單又易行,所以傳播的速度比較快。
我那天看了一下,單單在美國波士頓這一個城市,藏傳佛教的中心就有三十多所。 由於藏傳佛教清淨的傳承、殊勝的竅訣、簡單的儀軌,再加上對聞思修行特別重視,故而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相比之下,現在不少地方的佛教,完全成了一種形象。 很多人經常問我:“磕頭是不是佛教?燒香拜佛是不是佛教?”我說這只是佛教的一種形象,並不是它的真正教義。 它的教義是什麼呢? 就是修菩提心等。 學佛要從心上安立,不是表面上辦個皈依證,就自認為是佛教徒了;形像上穿個僧衣、剃個光頭,就自認為是出家人了。
如今很多人也不是什麼傻子,他們還是真實受益了,才願意接受藏傳佛教。 包括漢地有些大學生,他們之所以願意學佛,也是發現佛教對自己真正有利。 否則,沒有一點利益的話,只給他們講些故事,那誰都不需要。
我們作為一個人,難免要面對煩惱、痛 苦,倘若通過藏傳佛教的菩提心等修法,在生活中切實起到作用,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它的。 就像一個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想信沒有人願意將它拒之門外。
問 :在當今商業經濟當道的社會中,您如何看待環保與消費之間的對立矛盾?
堪布答: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思考過。 現在這個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與環保之間,有時候是對立的。
不過,我們佛教提倡一種生活觀:不能特別奢侈、揮金如土;也不能極度拮据、衣食無著,若像乞丐一樣,也會寸步難行。 而應當保證基本的生活條件,在此基礎上知足少欲,不要縱容自己的慾望,也不要為了竟爭而活著。
如今大多數人,購置大量東西並不是因為需要,而是源於竟爭。 看到他人的房子不錯,自己就非要買一個;瞧見別人的轎車很好,自己也要買輛好轎車,否則,就覺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這樣的人活得很累,所以,我們應該隨遇而安,根據自己的福分來維持生活,如此才會活得比較開心,自己的消費與環保之間,也不會有很大衝突。
此外,我們平時還要有環保的概念,水電應該節約,不要隨便浪費。 我以前去新加坡時,他們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但最近在香港,我看到晚上所有高樓的燈幾乎都亮著,兩三點鐘也是如此。 其實,這時候很多人都睡了,這些電白白地浪費掉,好像有點可惜。 當然,也許是有人要上“夜班”。 但很多問題,我們要值得思考。
問 :我是佛教徒,但回答不了身邊朋友的問題。 朋友曾問:“佛教徒用很多時間做經懺,認為念經可以幫助別人,但為什麼不將時間實際用於幫助別人?念經究竟如何幫助人,只是口頭念念就有功效嗎?”我該如何回答?
堪布答:你雖然學了佛,但我覺得還要繼續深入佛法,這樣的話,對非佛教徒的問題才可以回答,這是我的一個建議。
你那個提問的朋友,對佛教不一定很了解。 其實,佛教中並沒有說,念經後什麼事情百分之百都能解決。 就像現在的一些中醫,並不敢說自己的藥能包治百病,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你既然不能包治百病,那乾嗎還要當中醫?不如親自去幫助眾生。”要知道,每個眾生的病是不同的,對於有些疾病,中醫可以治的。 同樣,佛教徒用很多時間念經,也可以從某個角度幫助眾生。
這一點,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比如,我平時生病了,或者出現違緣了,就趕緊交錢請僧眾念經。 也許不信佛的人認為這是迷信,但我卻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念了經以後,很多事情馬上就有好轉了。 如同藥本身有治病的功效一樣,念經的話,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力,與自己清靜的發心力,自然也會產生一種不可以思議的作用。
當然,念經為什麼有這種力量? 必須深入經藏才能徹底明白。
問 :動物是有生命的,吃它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我們吃了的話,會不會像吃動物一樣不好呢?
堪布答:佛在《涅槃經》中說:“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所以,五蘊聚合的生命,才有真正的痛苦。 動物就是這樣的生命,而植物,雖在外境的刺激下會產生某種反應,比如動搖、生長、死亡,但它並沒有真實的五蘊。 假如認為植物也有動物或人一樣的生命,那佛在《欏嚴經》裡說了,若許:“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則墮入外道,“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現在很多人覺得植物與動物完全一樣,這樣的觀點大錯特錯。 包括有些學佛多年的人也分不清楚,這是相當遺憾的。 按照佛教的觀點,你今天割一根草,跟殺一頭牛有很大的差別。 殺牛是摧毀了有情的生命,這有極大的過失;而割草的話,並沒有殺生的過患。
有些人可能會說:“佛教裡不是講了嗎,對動物不能損害,對草木也不能損害。”這種說法雖然是有,但意思並非完全相同。 就像你去殺人和砍伐森林,儘管二者在法律上都不允許,但定罪還是有天壤之別。 同樣,我們殺了動物的話,必定會墮入地獄;而砍一顆樹的話,則不會墮入地獄,只是有輕微的過失。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弄明白。 為什麼我一直強調佛教徒必須要學習佛法? 原因也在這裡。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我吃肉也有過失,吃蔬菜也有過失”,對過失的輕重並沒有分。 這樣的話,你偷金子也有過失,偷針也有過失,所有問題都一概而論的話,這是不合理的。
問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對這兩首偈子,您怎麼看?
堪布答:禪宗的這些比喻非常好。 神秀大師所體會的,六祖大師所悟入的,都通過比喻很好的表達了。 這種方式在藏傳佛教中也有,如蓮花生大士師徒的對話,有類似的比喻也表達瞭如是見解。
關於這兩首偈子的意義,從抉擇空性的角度而言,第一偈的前兩句是抉擇見解,後兩句講修的光明;第二偈則分別講行、果。
此外,對《六祖壇經》的解釋,我覺得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尤其是第二品,可從見、修、行,或基、道、果方面來講。 也就是說,結合中觀的抉擇方式來理解,可能更好。
問 :為什麼念《心經》能遣除違緣?
堪布答: 《心經》所講的是空性精華。 我們之所以會遭遇恐怖、災難,違緣等侵擾,根本在於對人我和法我的執著。 假如證悟了無我空性,斷除了人我執和法我執,一切魔障就沒有猖狂的餘地了。
《心經》宣講的是最殊勝的般若空性,以此空性的威力,再加上《心經》的加持力,內外密的一切違緣都遣盪無餘。
所以,佛經中專門有《般若心經回遮儀軌》,裡面就說了,往昔帝釋天怎樣祈禱《心經》,我們也如是祈禱的話,魔王波旬等一切違緣都會化為烏有。
問 :作為一個世間人,怎樣將世間法與佛法圓融?
堪布答:嚴格來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有許多相違之處,真正要做一個非常好的修行人,必須要看破世間上很多東西。
但若沒有這麼嚴格的要求,作為一個在家人,也可以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比如說,每天對自己有一個要求,盡量念誦一些咒語、作一些觀想。 同時,無論接觸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中,皆應以慈悲心來對待。 即使遇到一些坎坷不平,也能以佛教的教言提醒自己,看得比較淡,不要特別執著。 這樣以後,應該就能做到二者的圓融。
現在也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盡量兼顧,一方面自己的修行特別好,另一方面,依靠佛教的慈悲教義,對社會乃至整個人類,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問 :佛法有一個“空性”的概念,但現代與古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那麼在這樣的時代中,空性觀怎樣很好的培養起來呢?
堪布答:不管哪一個時代,佛教的空性觀都不受影響。
如果你真想培養佛教的空性觀,我建議最好學習一下龍猛菩薩的《中觀根本慧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聖天論師的《四百論》。 這三部論典學了之後,你對萬法皆空有一定的認識,在這種見解的前提下,面對現實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我經常在想,現在人們忙忙碌碌,如果對佛教的空性觀能有所認識,那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也不會如此痛苦掙扎。 所以,很希望大家在面對生活的同時,也學習一些加持非常大的空性教理。
問 :對凡夫俗子而言,我們無法看到前世後世,也無法看到天堂地獄,怎麼知道它真實存在呢? 如何建立真正的因果信仰?
堪布答:建立這樣的觀念,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不僅僅是天堂地獄,包括太陽系、銀河系、黑洞等天文學的甚深領域,也不是我們肉眼的對境。 但肉眼看不到宇宙的奧秘,可以天文學家的發現和理論為根據。 那麼同樣,佛教所講的那些真理,完全是以佛的教證為依據,因為我們的肉眼所見非常有限。
以前霍金博士曾來北京做過演講,但由於他的理論太玄奧,很多清華、北大的學子都沒有聽懂,甚至有人提前退場。 在他的發現中,宇宙,不單單是原來的三維空間,而且還存在著多維空間,維數可擴展至十一維。 這就說明,還有許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神秘領域存在。
包括愛迪生、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巨匠,也都承認有天堂和地獄。 這一點,從他們的傳記中就看得出來。
所以,誠如佛都因明的《釋因論》中所說,我們眼睛看不到的,並不代表一定沒有。 尤其是有些比較甚深的領域,即使眼睛看不到,也可以通過推理得出它的存在。
問 :在一些寺院的旅遊景點,常有賣印《心經》的T卹,這些衣服可以穿嗎?
堪布答:不可以,有非常大的過失。 衣服是用來遮體取暖的,而佛菩薩及經咒是要用來恭敬頂戴的。 佛陀說過:“末世五百年,我現文字相,作意彼為我,爾時當恭敬。”將文字印成《心經》穿在身上當裝飾,可能只有不懂因果的人才敢這樣做。
如今這種現像比較普遍,許多廠家為了賺錢,就琢磨現代人求保佑的心理,投其所好,將佛菩薩像、《心經》、咒輪等做成工藝品,或者印在衣服上。 以前也有人供養我印《心經》的杯子、筆筒,這些我都不敢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如果這種趨勢不改,以後會不會將《心經》印在褲子上也不好說!
問 :但穿上這種衣服,走在大街上,可以給看到的人種下善根。
堪布答:種善根可以用其它方法,這樣做的話,弊大於利。 而且,你穿這種衣服,發心是否完全為利他也不一定。
問 :如果有這些衣服或工藝品,應該怎麼處理?
堪布答:盡量供在佛堂上,不要自己用。
逆境
問 :您說心理學是一門教人幸福的學科,我本身就是心理學專業的,但很不幸,我感覺自己並不幸福。 二十多年來,我生活一直不順利,很小的時候家庭變故,學業上從初中、高中之後,也是幾經磨難才進入大學;現在我都大三了,也憧憬過在大學談一場戀愛,但截止目前,我追過五個女生,卻沒有一個願意答應我。
這些不知是否可以稱為“磨難”,但面對它,我沒有想過自殺,也沒有試過自殺,一直都是耐心忍受的。 可我心裡一直都不快樂,覺得最大的困惑,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難道只為了經歷這些磨難嗎? 只為了受苦而來嗎?
按照佛教的說法,這應該是我的因果報應,今生經歷了這麼多磨難,也是自己前世造了很多孽。 但我怎樣才能在現世就能得到一些好報,消除這些磨難給我的負面影響?
堪布答:你說心理學無法給你帶來幸福,但榮格的心理學,尤其是佛教中探索心靈的內明學,如果你學了以後,肯定能逐漸找到幸福感;你說自己從小到大,生活中頻頻發生各種不如意,但我從你的描述中發現,有些也不一定不如意,只不過它好的一面被你忽略了而已。
不過,正如你剛才所說,你今生經歷的一切,都跟前世的業歷有關。 畢竟有時候由於前世的業力,即生中的努力可能會付之東流。 比如,有些人成績非常好,但往往在考試時不成功;有些人的人品不錯,被常常被很多人誤解;有些人社會關係很廣,但仍然無法做一番事業。 業力就相當於一個大網,它廣闊無邊、遍及一切。 如果你懂得因果的道理,一旦自己遇到很多磨難,就應該好好地懺悔,這樣才能彌補前世所造的惡業。
當然,生活中的順與不順,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只要你心態調整過來,不順就可以變成順緣;但若心態不對的話,就算是順緣,也可以變成違緣。 比如有些人從小經歷了各種打擊,這種人生看似很苦,卻可以讓他的內心不斷強大起來;有些人從小就被當成小皇帝、小公主、要什麼就有什麼,生活無憂無慮,但到了社會上以後,特別特別脆弱,一丁點委曲也受不了。
因此,我們生活中的苦難,不一定都是不好。 若能把他視為磨煉自己的機會,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有價值,將來也會有出息。
皈依
問 :佛教中講的“皈依”是什麼意思?
堪布答:所謂皈依,簡單來說,需要通過一定的儀式,自己決定從現在開始,投靠依止佛、法、僧三寶,遵循佛陀的教言去做。 廣而言之,皈依還有共同皈、不共皈依,以及密宗特殊的皈依等許多分類。
佛教中的皈依,並不是強迫性的,而是出於個人自願。
問 :藏傳佛教中強調依止上師,這是否與佛陀要求的“依法不依人”相違?
堪布答:並不相違。 佛經中講“四依”時,是提到了依法不依人。 表面上年來善知識是人,好像不能依止,但實際上不是這個意思。
藏地的麥彭仁波切,曾造過一部論典叫《解義慧劍》,我也翻譯過,裡面對“四依”講得比較清楚。 其實,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關鍵要依止佛法所講的內容,比如修出離心、菩提心。 如果一個人的名聲不錯、很有財富、粉絲也多,但他講的卻與經論不符,那要聽他的還是要聽經論呢? 肯定要聽經論的。
當然,若想真正“依法”,首先要依止一位具法相的善知識,這是必需的一個前提。 否則,就像《華嚴經》中所說,假如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你再怎麼樣有智慧,也不可能精通佛法的真諦。 那麼如此一來,有沒有依人不依法的過失呢? 是沒有的。 因為甚深的佛法若不依靠上師指點,單憑自己的智慧,肯定無法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現在有些人說:“藏地修皈依時,還要皈依上師。我們漢地就不需要,只是皈依三寶就可以了。”這種說法不合理。 其實漢地也有四皈,像唐朝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裡,就清清楚楚提到了“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漢地不少皈依以後,特別喜歡辦皈依證,我們藏地一般沒有這種傳統,只要是三寶弟子就可以了,並不需要辦什麼證。 你皈依的對象,可以有三寶總集的上師,也可以直接是三寶。 但不管不哪一種,我們都應該明白,佛教就像世間大學,它的教學內容很重要。 這個內容相當於佛法,而佛法依靠誰來指導呢? 就是上師。 如果沒有上師,相當於學校沒有老師一樣,它的教學內容再好,也沒辦法讓很多人接受。 所以,這之間的關係應該這樣來了解。
問 :作為漢地弟子,皈依上師時,無法像藏地弟子般,有多年觀察,更多是隨緣皈依。 倘若上師傳法皆如理如法,弟子就會對上師深具信心;可有時候,一些弟子知道上師置豪宅等事情后,就會有損對上師的信心。 面對如此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如何判斷上師的顯現?
堪布答:我覺得,漢地弟子應該也有觀察上師的條件。 你們有時間,也有各種因緣,藏人有的,漢人為什麼沒有?
現在漢地很多人,聽說來了個上師,不經觀察就馬上依止、接受灌頂,這是很草率的。 世間人選擇終身伴侶的話,也不可能在街上隨便抓個人就去結婚,而需要經過幾個月或一年的調查,至少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性格如何。 那希求生生世世的解脫比這更重要,觀察上師就更是必不可少了。 所以,漢地弟子以前不觀察上師的做法,是很不合理的,今後大家應該像藏地弟子一樣,對於想依止的上師,要經過多方面的觀察。
如果你上師是具德善知識,真正對弘法利生有利,那他對豪宅、財富肯定不執著,而會視如糞土,就像以前蔣揚欽哲旺波的故事一樣。 我就遇到過一位上師,他在一個城市裡,別人供養了很好的房子。 我跟他開玩笑說:“你現在有車有房子,跟世間人沒什麼差別了。”他笑笑回答:“說實在的,我對這棟房子的執著,還不如我對那個牛糞棚的執著大。”我認識這個人,他 並不是在說大話。 所以,對有些上師來說,不管他有多少錢財,根本不像世間人那樣貪執,只是把它當成石頭一樣。 像這種人的話,豪宅再多也無所謂,這並不是很關鍵。
但有些所謂的“上師”,根本不具足法相,比一般世人還差,整天都在為錢財而蠅營狗苟,各種行為完全不是在弘揚佛法。 對於這種人,大家就一定要遠離。
如今漢地很多城市裡,有許多好的上師,令大家有皈依、學佛機緣,倘若沒有他們的話,很多人會永遠沉溺在輪迴當中;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上師,到了最後,他們的劣跡會暴露無遺。
所以說,這個世間魚龍混雜,許多現像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觀察。
問 :我馬上要畢業了,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那麼我現階段應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知識上,還是拿出一部分確保每天的修行? 哪個對我將來的人生更有意義?
堪布答:這個可能要根據情況。 一方面學習不能落下,你們作為高年級的大學生,很大就要面臨人生的轉折點,辛辛苦苦學了這麼多年,到最後應當融入社會、回饋社會,此時最好不要因為學佛,就放棄了自己的學業。
學佛不要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不要為了完成既定的修行數量,耽誤學業和工作。 假如你暫時不能完全的話,等以後各方面有條件了,這些可以再補上。
生死
問 :我有一個朋友,現在身患絕症,可能沒有多長時間了。 他也是剛剛得到這個消息,心裡非常難受,沒辦法接受這個現實。 我很希望能幫到他,但也無計可施。 請問,怎麼樣用佛法去幫助他呢? 他該如何面對剩下的日子?
堪布答:很多人在接近生命最後一刻時,確實會感到非常悲哀。 從世間的角度講,你再有錢、再有地位,死亡來臨時,也不可能讓自己多活一天。 所以,“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從17歲起,就把人生的每一天當最後一天過,這也是明白了佛教所講的“諸行無常”。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態:“別人死了,我不會死。”這無疑是在自欺欺人。 要知道,我們的身體特別脆弱,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不會出車禍,明年會不會得癌症。 所以,每個人應該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平時不要浪費生命,,而要好好把握當下,為眾生、為社會從做些有意義的的事情。 若能如此,縱然突然面對死亡,你也不會驚惶失措,有很多的遺憾。
喬布斯年輕時就開始學佛了,他經常思維無常的道理,所以死時可以特別坦然。 而你的朋友,不一定是學佛的;即使學了佛,也可能沒有真正修過,沒有把無常時時掛在心上。 因此,讓我現在告訴他一個竅訣,使他馬上就有勇氣 面對死亡,這可能不太現實。
不過,你也可以跟他講: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永遠終結,而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 我們的這個身體,只不過是一個“旅館”,是暫時的一個住所,沒有什麼好執著的。 面對死亡,恐懼沒有任何用處,現在最有用的是,應當抓緊時間多做善事,為來世多做一些準備。
一方面這樣開導他,同時,最好讓他多念觀音心咒、阿彌陀佛聖號。 或許依靠三寶的加持,最終出現奇蹟也不好說。 我就認識一個大學生,她也得了癌症,後來她放下一切,臨死之前一心念佛,結果癌症奇蹟般地消失了。 所以,有時候心的力量非常神奇。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亡,只不過是遲早而已。 假如死到臨頭才開始信佛,臨時抱佛腳,這不一定能扭轉乾坤。
所以,希望大家也能以此為戒,對死亡提前要有所準備。 古往今來,不少佛教徒在死時特別安詳,這是什麼原因呢? 就是他們平時經常串習、觀修。 就像一個軍人,平時訓練有素的話,一旦真正上了戰場,才能做到臨危不亂,很多本事才用得上。
問 :我有位不信佛的親友,忽然之間得了癌症,如何以佛教去利益他呢?
堪布答:看他能不能接受佛教的一些理念。 如果能的話,最好給他念些阿彌陀佛的名號、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或者讓他自己誦一些咒語,與佛教結上善緣。 除此之外,可能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果他實在不能接受,不願意信仰佛教,那我們可以默默地給他迴向,甚至臨終時在他耳邊唸些佛號,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問 :一個人往生時,若見到有親人攔阻,怎麼辦?
堪布答:人死後進入中陰時,若有正見想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來勸阻:“我是你的某某親友,不能去啊!”“你應該考慮我們的痛苦,回來啊!”此時應該想“這是我往生的一種障礙,不能聽他們”,然後就勇往直前。
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裡有一則比喻:往生極樂世界時,對一切都不要貪戀,應像從網中解脫出來的老鷹一樣,義無反顧地沖向天空。
問 :人在臨死之前,還需要有哪些準備?
堪布答:如果有一些財產,則應盡量捨棄,比如用來供養僧眾、供養三寶等。 倘若實在來不及,就從內心裡放下,這也很重要!
阿
彌陀佛的有些修法要訣中說:“我們在臨終時,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經出現,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那時候不要執著任何財產,也不要執著這樣那樣的東西。假如來
不及捨棄,就在心裡想:“我從無始以來於輪迴中一直流轉,今生終於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捨棄對眷屬、財產的貪戀,唯一希求往生。 ”
這就是上師們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
臨死時,我們很可能貪著“我的親人”、“我的房屋”、“我的存款”等等,如果出現了這些念頭,就不可能真正往生。 所以,不能貪戀任何事物,要全部放棄。
現在所學的教言,可能有些用在臨終時,有些用在中陰時。 但不論是臨終還是中陰,大家都要盡量憶念這些教言,並真正用上,這是相當關鍵的!
問 :我看到很有名的一本書叫《西藏生死書》,是索甲仁波切寫的。 但我翻了好幾遍,始終都看不進去。 我想得到您的一些指點,或者您對那本書有什麼看法?
堪布答: 《西藏生死書》,你實在看不進去的話,我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這本書,實際上在國內外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我也看過它的漢文本,看了之後的感覺是什麼呢? 就是蓮花生大士的中陰竅訣,然後再加上作者與根本上師的對話、某某西方人得癌症的故事,穿插一些現代人喜歡聽的、比較關心的道理在裡面。
1993年,我去法國時,見過索甲仁波切。 當時他這本書是用英文寫的,正準備要譯成中文。 他剛開始想讓我翻譯,我說自己一方面水平不夠,另一方面時間特別緊,恐怕沒辦法,最好還是找比較出名的人。 後來他找了台灣的鄭振煌教授翻譯中文,又請錫金的一位堪布譯成藏文。 但藏文版目前還沒有看到,不知道進度怎麼樣了。
當時《西藏生死書》英文版效果很不錯,索甲仁波切就又將它譯成德文,印了好幾本書。 恰好那天法王剛剛到他的道場,他觀察緣起非常好,便將德文版的《西藏生死書》給法王一本,給我一本。
索甲仁波切說,當時西方很多人雖相信因果,但對前後世存在、面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欠缺,於是他就寫了這本書,希望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生死觀。
再後來大家也知道,西方人依靠這本書的引導,對生死確實有了新的認識,中陰竅訣在西方非常受歡迎。 因為他們很多人身體不舒服、心情不舒服,尤其是最後面對死亡時,都有一種恐懼感,而中陰竅訣所揭示的道理,正好可以消除這種心態。 鑑於此,索甲仁波切把中陰法門的某些內容,與現代人的心理結合起來,然後編成了這本書。
《西藏生死書》,我認為有兩個特點:第一、作者對上師有非常大的恭敬心,處處提到了他今生所得到的知識,全部來源於上師的恩賜,從頭到尾都在感恩上師,這是最感人的地方;第二,它將佛教的原始教義,融入當前的生活中,然後展現在有緣者面前,這也是相當難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特別困難,最好還是能再看看,也許慢慢就看進去了。
命運
問 :我剛接觸佛教,所了解的就是因果論,還有教導人要心平氣和,去接受以前的一些事物。 但我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要為未來的理想去努力、去拼搏、去奮鬥,這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這兩者之間是不是一種矛盾? 如果是的話,那應該怎麼去解決?
堪布答:不管你為了什麼理想 而奮鬥,心平氣和都不可缺少。 假如心浮氣躁、心不平靜,在這種狀態下做事,成功率不會很高。
那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呢? 佛教中告訴我們,做事之前首先要觀察自己的心,心善就可以做,心惡則不要做。 什麼叫心惡呢? 指做事的動機是準備害社會、害別人,此時心肯定不平靜。 所以,你若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應當朝利他的方向邁進,如此才能心平氣和,這二者這間也不矛盾。
佛教對待生活的態度,其實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完全是種消極、一種逃避,不追求現世的成功。 當然,追求成功也需要前 世的福報,不然,今生中再怎麼努力,最終也會事與願違。
有些人經常抱怨:“我比別人付出得多,但別人已經成功了,為什麼我不成功?”這說明你前世沒有積福。 積了福報的話,做什麼都會如願以償,很容易成功。 這個問題很多人要懂,否則就會怨天尤人,總覺得社會對自己不公平。
問 :《賢愚經》中提到無常四邊:“聚際必散,積際必盡,生際必死、高際必墮。”請問,此偈對我們生活有什麼作用和影響?
堪布答:這些道理特別重要。 表面上看來這個偈頌很簡單,但實際上,大家若能通達其中奧義,在人生中遇到痛苦時,就有面對的能力。
現
在這個社會,經常會有人自殺,自殺的原因若追究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一、不懂聚際必散,尤其在感情上緣分盡了,今天兩人在一起,明天卻分手了,自己就實
在接受不了;二、不懂高際必墮,原來高高在上的地位一旦失去,便喪失了活下去的意義;三、不懂生際必死,自己最親近的人若死了,或者自己得了絕症,拿到病
危通知時,完全沒有勇氣 面對;四、不懂積際必盡,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若是某一天突然沒有了,自己就開始痛不欲生。 以上這林林總總的痛苦,若能明白無常四邊的道理,就會全部迎刃而解。
曾經有一次,我的小學裡有三十多個學生畢業,因為就要離開母校了,他們一個個泣不成聲、戀戀不捨。 於是我專門講了一個教言,告訴他們“聚際必散,積際必盡,生際必死、高際必墮”,這無常四邊務必要好好記住。 如果懂了這個道理,面對生活、面對世間時,就能做到一切隨緣,不會特別強求。 否則,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事與願違時,往往痛苦不已,甚至可能選擇自殺,做出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無常四邊的這個道理,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有比較廣的剖析。 大家若想深入了解,有空不妨一閱,這對你的人生乃至修行都會有利。
問 :我覺得自己做事優柔寡斷,但讓勇猛心不斷增上的話,又擔心變得莽撞衝動、不計後果,給自他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該如何用智慧去辨別呢?
堪布答: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用心觀察:“做它的後果怎 麼樣?做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違緣?……”現在好多人沒有這種概念,不管是辦企業、做事情,只看好的一面,對不好的一面,卻從來沒有心理準備。 甚至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比如自己死了怎麼辦? 突然生病怎麼辦?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吉祥,但卻是每個人必鬚麵對的,想逃避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平時在處理問題時,不但會看事情的正面,對負面也考慮得比較多,這樣一來,提前若有最壞的打算,將來一旦事情真正發生了,到時候也有面對的勇氣和能力。
因此,不論你做什麼事,首先詳細觀察很重要。 藏地著名學者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也說:“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一個有智慧的人,在事情發生之前,必定會冷靜分析;“我成辦這件事的後果如何?期間違緣大不大?用什麼途徑才能成功?最後的效益怎樣回饋社會?……”諸如此類的問題要先考慮清楚。 有了這個前提之後,做事既不會優柔寡斷,也不會不計後果,而是會走中道。
問 :相信很多人看過《了凡四訓》,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命運。 我的問題就是:人有沒有命運? 如果有的話,怎麼突破?
堪布答:命運是有的。 關於改變命運的竅訣,顯宗和密宗的說法各有不同,《了凡四訓》中也講了很多。
其實,佛教並不是宿命論,不是說一切全是命中註定,半點都不能改;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命運都可以改變。
就像世間的法律,如果你犯罪非常嚴重,必須要判死刑,那怎麼搞關係也無濟於事;但若沒有那麼嚴重的話,有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還有一些緩和的餘地。 佛教中講的命運也如此,有些命運通過你做善事,一定可以改變;而個別極為嚴重的惡業,果報必定要現前,做善事有一些緩減作用,但卻不能完全消除。
這個問題,在《俱舍論》的“分別業”這一品中,有非常細緻的描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總之,按照佛教的觀點,命運是存在的,但並非一切都是命中註定,而且做善事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即使你必定要感受某些痛苦,做善事對它也絕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