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苦才是人生》第五章:6.“說法第一”


擺脫“自我、逆境、生死”帶來的人生羈絆,在磨難中勇敢前行

苦才是人生 : 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
索達吉堪布
第五章在說話中禪修


6.“說法第一”

發心若不是為了自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並不是一種取巧,而是一種游刃有餘的智慧。 掌握這種智慧,做起事定會事半功倍。

說話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種方便。

比如,對醫生一直講天文學,他肯定不想听;或者,對一個不太聰明的人,拼命地講難懂的邏輯推理,他也聽不進去。

人生的根基千差萬別,故而,往昔釋迦牟尼佛應機說法,廣開了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門均是“應病予藥”,治療相應眾生的心理疾病。

佛陀在世時,座下有十大弟子。 其中,富樓那尊者是“說法第一”,對不同人說不同的話,是他的長項。

他見到醫生的時候,就會說:“醫生可以醫治身體的病痛,但心裡的貪嗔癡大病,你們有辦法醫治嗎?”

醫生回答:“我沒有辦法,您有嗎?”

他說:“有!佛陀的教誨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眾生心垢。戒定慧三學如靈丹妙藥,可以醫好貪嗔癡的心病。”見到官吏的時候,他會問:“你們可以懲治犯罪的人,但有辦法讓人不犯罪嗎?”

官吏回答:“雖然有國法,但國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他進一步引導:“除國法以外,你們和一切人民都應該奉行佛法,這樣,這個世界的人就不會犯罪。”

遇到田里工作的農夫,他會說:“你們耕水田、種糧食,只能滋養色身,我教你們耕福田、養慧命的方法好嗎?”

農夫問:“耕福田、養慧命是用什麼方法?”他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寶,對沙門要恭敬,對病人要看護,對慈善要熱心,對雙親要孝順,對鄉鄰要隱惡揚善,不要亂殺生靈,這都是耕種福田最好的辦法。”

諸如此類,他總是在不同眾生面前,根據他們的情況,宣講讓人能接受的道理,眾人也樂於接受。

   所以,發心若不是為了自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並不是一種取巧,而是一種游刃有餘的智慧。 掌握這種智慧,做起事定會事半功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