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生 死 無 懼 十ㄧ月 索甲仁波切



《生死無懼》0011

十一月


HUM
一切諸佛的智慧心

11 . 1
認真看待生命,並不表示要我們住在喜馬拉雅山或古老的西藏,終日禪坐。 活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賺錢過活,但切勿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束縛,而不去探尋生命的深層意義。
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求取平衡,發現中道。 學習不要以行動過分膨脹自己,要越簡單越好。 尋得生活快樂平衡的關鍵就在簡樸

11 . 2
夫復多言?
幼稚者只謀求自利;
諸佛謀求眾人之利,
只要看看其中不同。
若我不將己之快樂,
與他人之苦相交換,
我將永無可能成佛,
在輪迴中不得真樂。
——寂天菩薩

11 . 3
禪修時, 心不要涉入評論、分析或閒談 。 不要把心中持續不斷的議論,(“現在我吸氣,現在我在呼氣”)當作是正念;最重要的是純淨的當下。
不要太過專注於呼吸之上;只要百分之二十五的注意力就可以了,其餘的百分之七十五則要沉靜而深深地放鬆。 當你越能專注於呼吸時,就越能活在當下,收攝起散亂的思想,回歸內在,融合為一。

11 . 4
佛陀教義的核心是,如果我們能妥為準備,那麼不管活著或死亡都充滿了無限希望。 佛法告訴我們:證得無窮和奇妙的解脫,在此生是可能的。 證得解脫能讓我們選擇何時死亡,及選​​擇下一世的投生。
對某些修行成就者而言, 死亡並非挫敗而是令人歡欣之事,是此生最具榮耀的時刻

11 . 5
菩提心的生起
哦! 被種種認知催眠,
就如月映水中的幻象,
流浪迷失在輪迴苦海。
從光明尋得安詳自在,
以及自性的無所不在,
我生起菩提心覺醒心的
無量愛、慈悲、喜悅與寧靜。
——吉美林巴

11 . 6
我們的佛性有積極的層面,就是我們的“內在老師” 。
它從我們困惑的時刻開始,就孜孜不倦地想把我們帶回自性的廣大和光明之中。 我的上師蔣揚欽哲說,內在老師不曾一刻放棄我們。 它無量的慈悲,與一切諸佛和覺悟者的慈悲融合為一,不斷為我們的進化而努力,生生世世,運用各種方便法門和情境,教導喚醒我們,引導我們回到真理之中。

11 . 7
業的運作真的難以看見嗎? 只要我們反省過去,不就可以明了行為的後果了嗎? 當我們擾亂、傷害別人時,不也同時反彈到自己嗎? 不就會留下痛苦黑暗的回憶,以及自我厭惡的陰影嗎?

那些記憶和陰影就是業;我們的習性和恐懼也是起因於業,都是過去所行、所言或所思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檢視自己的行為,而能清清楚楚,會發現其中存在著反复的模式。 只要做壞事,就會得到痛苦;做好事,就會產生快樂。

11 . 8
要想在精神之路上有所成就,必須要克服許多挑戰,和學習許多東西。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克除障礙和困難;如何澄清懷疑和洞察邪見;如何啟發自己;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緒;如何將教法付諸實際的修行;如何喚起慈悲心,並在生活中實踐;以及如何轉化痛苦和煩惱。
在修行之路上,我們都需要來自領悟教法所產生的良好基礎和支持,但這不能太過強調,因為我們的修行越精進,洞察力和智慧就會越加清晰。
到時,當真理來敲門時,我們就會馬上知道,高興地把門打開,因為我們可能已經猜到是真理在敲門了。

11 . 9
禪定可以把心帶回家,但首先要修習專一。
從前有位老婦人前來參見佛陀,請問禪坐的方法。 佛陀告訴她,在井邊汲水時,手的每個動作都要明明了了,如果做到了,很快就能找到禪定的覺醒和廣闊的寧靜。

11 . 10
要激發慈悲的力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我發現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若我們能好好把握,日常生活就有許多開放我們心胸的機會。 一個老婦人與你擦肩而過,臉上帶著悲傷和寂寞的神色,手上是滿滿沉重得幾乎提不動的兩袋東西;打開電視,一個貝魯特的母親跪在她被殺死的兒子的身旁;一個莫斯科的老祖母指著一小碗湯說,這是她今天唯一的食物……
這些景像都能打開你的心眼,去看看世界上無窮的苦難。 讓它打開,不要浪費它所引起的愛與悲傷。 當慈悲心湧現的那一剎那,不要掃到一邊,不要聳聳肩,然後很快回到“正常”。 不要害怕你的情緒或覺得不好意思,也不要覺得困惱。 要保持敏感: 運用那一閃而過的慈悲,集中註意力,進入內心深處,觀想它、發展它、強化它、深化它 。 經過此修習,你會發現自己對痛苦是多麼盲目。
眾生,無論身在何處,都在受苦;把你的慈悲心自然而無量地投注在他們身上。

11 . 11
人們常問我:“一次禪坐時間應多長?早晚禪坐二​​十分鐘比較好,還是分成幾小節在白天做?”是的,禪坐二十分鐘效果不錯,但並不是說以二十分鐘為限。 我不曾在經典中看過這種記載,我想這是西方發展出來的概念,我稱它為“西方禪坐標準時間”。
重點不是在禪坐時間的長短, 而在它是否把你帶入明明了了和活在當下的境界 。 在此境界中,讓你能夠開放,與你的心相聯結。 清醒禪坐五分鐘,比二十分鐘的昏沉還要好!

11 . 12
就如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的,我們在輪迴中所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源自於無明 。 除非我們從中解脫,否則痛苦是無窮無盡的。 即使我們走上修行之路,還是會被它所迷惑。
不過,只要你牢記,把教法謹記在心,慢慢地你就能看清楚無明無數困惑的真面目,而不會讓它破壞了你的願力和希望。

11 . 13
每一種精神傳統都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深藏著你想像不到的潛能。 如果你錯過今生轉化的機會,得要等上好久才能再度擁有
想像有一隻盲龜,漫遊在如宇宙一樣大的深海中,每一百年才會浮出水面一次。 浪濤中漂蕩著一個木環。 佛教徒說,出生為人,比那隻龜浮出水面,而且剛好把頭穿過木環還要困難。
即使出生為人,能有接觸佛法福分的人也是很稀有的;而能謹記教法,且付諸修行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11 . 14
因為我們的文化太過重視智能,而讓我們誤以為開悟需要極高的智力。 事實上,聰明有時候反而是種障礙。 西藏有句話說:“你太聰明,反而會漏失重點。”
敦珠仁波切說:“邏輯化的心似乎很有趣,但它卻是迷惑的種子。” 人們可能會沉溺在理論中,而錯失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 我們西藏人說: “ 理論就像外套的補丁,早晚會脫落的。”

11 . 15
雖然我們相信只要放下就會一無所有,但生命卻一再顯現出相反的事實: 放下是覺悟的真正方法
就像海浪沖刷岩岸,並不會破壞岩石,反而雕刻出美麗的外形;同樣的,改變能塑造我們的人格,磨平我們的棱角。 經過改變的考驗,可以培養出溫和及無可撼動的沉穩;自信也增強了,從內自然發射出的善心和慈悲心,也益加強大;同時把喜悅帶給別人。
每個人心中都存有善心,它能超越死亡。 生命就是在教導我們找到那顆善心,也是一個了解它的修煉過程。

11 . 16
不要把懷疑看得過分嚴重或膨脹它,也不要落入迷惑或去分別對錯。 而要慢慢改變對懷疑的觀點:把我們的文化製約和感情掣肘轉變為自有、幽默和慈悲。 意思是要給懷疑時間,也要給自己時間,去尋找解答,不只是學理或“哲學”上的答案,也是生活的、真正的和可行的答案。
懷疑不會馬上自己消除,我們要用耐心,營造一個空間,詳細客觀地檢視、分解、消除和治療它。 我們文化所缺乏的,就是這種心靈的正確、專注和廣闊,這些唯有透過禪修才能達到,而禪修所生的洞察力才能使我們慢慢成長、成熟。

11 . 17
人一誕生,煩惱也隨之誕生。
有些人活得越久越愚蠢,因他想要逃避免不了的一死,而變得越來越焦慮。
多麼苦啊! 為了這永不能實現的願望。
長生不老的渴望,使他無法活在當下。

——莊子

11 . 18
那些曾有瀕死經驗的人說,在瀕死經歷之後,他們產生了令人驚訝的結果和改變。
有一個女人說:
慢慢地,我感覺心中生起一股濃烈的愛,能夠把愛傳輸給別人,也能夠在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找到喜悅和樂趣。 對於病人和臨終者,心中產生了無比的慈悲心。 真希望讓他們明了: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延伸而已。

11 . 19
當我們長久祈求,渴望真理,經過多世,業被完全淨化後,奇蹟就會發生。
若我們能了解並利用這種奇蹟,無明就會永遠結束;如影隨形的“內在老師”,會以“外在老師”的面目示現,幾乎像奇蹟一般,我們就跟它相會了。 這相會是生生世世最重要的事。

11 . 20
身體躺平在最後一張床上,
口中低喃著最後的幾句話,
看著心中最後的回憶消逝,
這戲何時在你的身上演出?
——達賴喇嘛

11 . 21
業的意思是, 不管我們的身、口、意做什麼,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即使是最微細的動作,也蘊含著結果。 上師們說,即使最少量的毒藥也會致命;一顆小種子也會長成大樹。 而佛陀說:“不要因為惡行小,就小看它;火花雖小,也能燒毀像山一樣大的干草堆。不要忽略小善,以為它們沒有什麼利益;即使是小水滴也能充滿整個大容器。”
業不像物質會腐朽,或永遠不活動。 它不會被“時間、火和水”摧毀,它的力量永不消失,直到它成熟。

11 . 22
噢! 愛。
噢! 純潔深刻的愛,
願此時此地湧現,
成為一切;
世界溶化在你無瑕無盡的光芒中,
脆弱的葉子與你一同燃燒,
其光明亮於寒星:
讓我做你的僕人,你的呼吸,你的精髓。
——路米(Rumi)

11 . 23
佛陀教示我們:要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懷疑,“就像解析黃金一樣,要燒、切和磨才能測出它的純度。”若我們徹底遵從這種懷疑,真理就會現前。 但是我們既沒有洞察力和勇氣,也沒有修煉。 我們已經被訓練成沉溺在盲目無用的反對中,一再剝奪了我們認識真理的尊貴、寬廣和開放。
為了取代當前虛無主義式的懷疑,我要請求你們, 要有我所謂的“神聖的懷疑”,這是邁向覺悟所必須的。 這個古老神秘教法所傳給我們的偉大真理,是當今危機重重的世界所不容忽視的。 與其懷疑“它們”,不如先懷疑我們自己的無知、自以為了解一切、貪慾和逃避。 我們對於所謂的心靈熱切追求,其實,實相的信差—— 上師們,早已用他那令人敬畏,無所不包的智慧告訴我們,實相並非如此。

11 . 24
我們甚至會半相信地說,慈悲真奇妙,但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慈悲,只會造成自己和別人的挫敗和悲傷,而非我們一直想要的快樂。
這不是很荒謬嗎? 我們一直苛求快樂,然而我們的行為和情感卻讓我們隔絕了快樂。
究竟什麼才會使我們快樂? 我們都知道,精明的自我追求、機智的自私、自我利己的保護,有時候會讓我們失去理智。 當你真正看清楚我執和我愛時,你會明白它們是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根源。

11.25
有些人認為禪坐時不應有一點念頭和情緒產生,一旦念頭和情緒生起,他們就會惱怒而認為自己失敗了。
事實並非如此。 有句西藏諺語說:“要肉不要骨頭,要茶不要茶葉,這是很離譜的要求。”只要你還有心,就一定會有念頭和情緒。

11 . 26
我們把自我關在黑暗狹小的牢籠中,卻認為這是整個宇宙,很少人能夠想像心的另一個面向。 敦珠仁波切曾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隻老青蛙一輩子都住在濕濕的井中。 有一天,一隻海邊來的青蛙來看它:
“你從哪裡來?”井底之蛙問。
“從大海來。”它回答。
“你的海有多大?”
“非常大。”
“你是說像我的井四分之一大?”
“大一點。”
“大一點?你是說像我的井一半大?”
“不,再大點。”
“是不是……象井一樣大?”
“大得無法形容。”
“這不可能!我要親自去看看!”
於是,它們就一起出發去看。 當井底之蛙看到海時,驚訝得頭爆成碎片。

11 . 27
不管我們投生於何處, 佛性始終存在,切永遠圓滿具足。 即使諸佛的無量智慧,也無法增添它的圓滿。 眾生的無窮煩惱也不能破壞它。
將我們的自性比喻為天空,凡夫心的困惑比喻為雲。 當天空被雲完全遮住了,我們從地上往上看,很難想像天空除了雲之外,還有什麼。 但只要我們坐上飛機,就會發現雲上有無垠蔚藍的天空。 我們原以為它就是一切的雲,看起來如此渺小,遠在我們之下。

11 . 28
“行”就是要真正地觀照你的善惡念頭,不管什麼念頭升起,都要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既不追踪逝去的念頭,也不期盼未來的念頭。 不執著喜悅的經驗,也不會被憂傷的情境打敗。
若你能這樣做,就能達到深刻寧靜的境界。 到那時,善和惡,喜悅和悲傷,就不分軒輊了。
敦珠仁波切

11 . 29
你可以把自性想像成一面鏡子,擁有五種不同的力量或“智慧”。
它的開放和廣闊就是“ 虛空藏智 ”,慈悲的溫床。 能夠準確照見一切微細生起的是“大圓鏡智”;立於不偏不倚境地的是“ 平等性智 ”;明辨一切外在現象的是“ 妙觀察智 ”;擁有能夠使萬物成就、圓滿和自然示現的潛能的是“ 成所作智 ”。

11 . 30
要進入禪定,就要創造一個寧靜、祥和的情境。 在我們尚未主宰自心之前,首先要先清靜心的環境。
此刻,我們的心就像蠟燭的火焰一樣,被思想和情緒的暴風吹襲得搖晃閃爍,不斷改變。 只有把風停息,火焰才有可能平靜。
相同的, 只有把思想和情緒的紛擾平息,才可能瞥見和安住於自性 。 另一方面,當我們找到禪坐的穩定後,任何噪音和混亂都不會困擾我們。

生死無懼十一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