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生死無懼》   七月 索甲仁波切



《生死無懼》 
七月OM VAJRASATTVA HUM

金剛薩埵的心咒具有淨化和治療的力量 7.1禪定時的負面經驗很容易誤導人,因為我們習慣將其視為壞的象徵,但其實它卻是幸福偽裝而成的。不要厭惡它,而要認清它的真面目——只是一種經驗而已,如夢幻泡影。了悟經驗的真面目,能讓你免於經驗本身的傷害和危險。因此,負面的經驗也可能是大福報和成就的來源。曾經有無數的大師,運用此負面的經驗,轉成覺悟的催化劑。 7.2我們常想知道,要如何面對和處理負面的情緒和煩惱。在禪定的無垠廣闊中,你可以用一種完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你的思想和情緒。當你的態度改變時,心的整個氣氛就會改變,甚至思想和情緒也徹底改觀了。當你越來越愉悅時,它們也會越來越愉悅;若你對它們沒有什麼意見,它們也不會造成你的障礙。 7.3想像你與親愛的人相處有困難,如父母親、丈夫或妻子、情人或朋友等。如果你不把他想成他的角色,而是另一個“你”,另一個跟你有同樣感覺,有同樣快樂、害怕和痛苦的人;這樣的助益和啟示該有多大啊!想像他是個跟你完全一樣的人,可以幫助你打開心扉接納他,帶給你更多的智慧去幫助他。 7.4禪坐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必須保持鬆弛和警戒之間的微妙平衡。從前有個比丘叫億耳,跟隨佛陀最親近的弟子修習禪坐。他不知道禪坐時要如何保持正確的心態:他極力想專注,卻頭痛無比;所以他放鬆自己,結果反而睡著了。最後他求助於佛陀。佛陀知道億耳出家前是個有名的音樂家,所以佛陀問他:“你在家時不是善於拉琴嗎?”億耳點頭。“你怎麼把琴演奏出最美妙的音樂?是要把琴弦調得最緊?或是最松?”“都不是。要不緊也不鬆,要剛剛好。”“這就對了,你的心就要像這樣,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 7.5在死亡的恐懼中,我隱居山中——再三觀想死亡時刻的不確定,我佔領了不死的、永恆自性的城堡,現在,所有死亡的恐懼已逝,永不再起。

        
——密勒日巴尊者 7.6佛法告訴我們必須了解的真理,但要成就個人悟道,還是要先靠自己修行。經由修行,我們將能度過各種艱難、痛苦和懷疑,而這些艱難和痛苦,即成為我們最偉大的老師。經由它們,我們學到謙恭;認知到自己的局限;發覺到從習氣和舊有框架中跳脫出來的內在力量和無畏;也領受到了修行開展出真正自由的廣闊視界。 7.7我們如此地沉溺於追逐外界的一舉一動,卻完全忽略了親近自己的內在心靈。我們恐懼於探索內在,因為我們的文化並沒有告訴我們,探索內在能夠得到什麼。我們甚至認為這樣做可能會讓人瘋狂。這是自我最狡猾的詭計,讓人無法發掘內在真實的本質。於是我們忙碌度日,以免冒險去探索自我,甚至連禪修的觀念都會把人們嚇著了。當他們聽到“無我”或“空”的字詞時,馬上聯想到好像是要被擲出太空艙,永遠在黑暗、寒冷的虛空中漂流。沒有什麼東西比追求真理更重要了,但在這個追逐享樂、害怕沉默的世界,我們卻以喧鬧和瘋狂的忙碌來自我保護。探索自性,已成為我們最害怕的一件事。 7.8深奧寧靜,解脫煩雜,明亮清澄,超越思議的心;這是諸佛的心。 在其中,無物需要被消除,也無一物應添加,只有純淨無瑕,自在地凝視自己。 7.9在這個高度相互依賴的世界裡,個人和國家不再能獨自解決問題,而需要彼此互助合作。因此,我們要培養一種世界責任感。要捍衛及孕育這個世界家庭,扶持弱勢的成員,並保育我們的居住環境,這是我們個人及大家共同的責任。——達賴喇嘛 7.10困難和障礙如果可以被正確地了解和運用,可以出人意料地轉變為力量的來源。西藏國王格薩爾是偉大的戰士,他的流亡歷程,是西藏最偉大的文學史詩。格薩爾是“永不屈服”的意思,是永遠不敗的人。自他出生以來,他的叔父洛東就用盡各種手段想殺死他,但一次次的陰謀卻讓他越來越堅強。對於西藏人而言,格薩爾不僅是勇敢的戰士,也是精神的戰士。做為精神戰士,必須具備特殊的勇氣,天生擁有睿智、溫柔和無畏。精神戰士仍會恐懼,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有勇氣去面對痛苦,認清楚恐懼的根源,毫不逃避地從困難中汲取教訓。 7.11對死亡及無常的省思,能讓我們在尚有一息時,好好利用此生;當我們死時,才不會悔恨、反責自己浪費生命。就如西藏有名的詩人、聖者密勒日巴尊者所說:“我的信仰就是活著——死去——沒有任何反悔!” 7.12心思放逸,不省死之將至,盡行無益之事,若使空手而回,心將狂亂不寧!你要找到修行法門,此刻,為何不修習智慧之道?聖人言:“不記師訓,即為己之欺妄者。”

        
——《西藏度亡經》 7.13“鍛煉”心靈並不是要強制征服或洗腦。首先要直截具體地審視心靈的運作,這是你從心靈修煉所得的知識,也是修習禪定的體驗。然後,將此體驗運用於訓練心靈,小心翼翼地馴化它,讓它越來越柔軟,你就能做你心靈的主人,能夠駕馭它,達到最完美、完善的境地。 7.14融合智慧和慈悲是參與保育地球最有效的方法。現今許多宗教大師也了解到,不只出家人要修行,在家人不論其信仰及生活方式如何也需要修行。心靈開展的本質是非常實際的、動態的,我們所共處的險境使得心靈開展更顯必要,因為我們不再認為它只是令人愉悅的事,而是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如同一個著名的西藏教法所說:​​“當世界充滿邪惡時,所有的不幸都應轉化成開悟之道。” 7.15佛教徒接受輪迴的根基是意識的連續。如果你追踪心靈或意識的軌跡,你會發現心念遷流不息的源頭是無垠的虛空,這就是無始。所以,一定有持續不斷的輪迴,讓心繼續地存在那裡。——達賴喇嘛 7.16終其一生,你的內心中存活著二個人:一個是自我,它總是喋喋不休、要求苛刻、歇斯底里並精於計算;另一個是隱藏深處的精神生命,它智慧堅毅的聲音,你幾乎很少聽見或註意到。當你越接觸教法,觀想並將其融入生活,你的內在聲音、內在智慧(就是佛教所說的“覺察心”)將會覺醒及強化。這時候,你可以開始辨別出覺察心的引導,和自我的喧嘩迷惑聲的不同;你真性的光輝和自信,也開始重返回來。事實上,你已經在自我之中發掘了智慧的嚮導。因為它智慧的指引,你的覺察力越來越強烈而清楚,你將可以開始分辨真理和自我詐騙的真相,而能以洞察力和信心聆聽它。 7.17心是萬象之源。如果未經審視,它會橫衝直撞,精於騙術。若你正確看穿它,它就不再有任何根源,本質上不再有來、停留和去。

        
——蔣揚欽哲仁波切 7.18痛苦不可能被免除,你愈想要逃避痛苦,只會變本加厲,而且無法從經驗中學習,這個事實我們不是一直卻很清楚嗎?就像里爾克(Rilke)所寫的,一顆被保護的心,“從未失落,純真安全,不解溫柔;只有失而復得的心才能被滿足:因為放棄一切而得到的自由,享受著自主的愉悅。” 7.19要想得到幫助,只要祈求就可以。基督不是說:“只要祈求,我就賜給你;只要尋找,就會找到;只要敲門,我就替你開門。每個人只要祈求,就能獲得”嗎?然而,祈求是一件很難的事。我發覺多數人不懂得祈求。有時是因為自大傲慢,有時是因為不想請求幫助;有時是因為我們懶惰;有時是因為心忙於懷疑;散亂和困惑,而連最簡單的祈求都無法辦到。治療酗酒和毒癮病人的關鍵在於,只要他承認自己的病症和請求幫助。從另一種觀點來看,我們都是輪迴的上癮者,當我們承認上癮和祈求幫助時,就是我們得到協助的時刻。 7.20想像你一輩子沒洗過澡,有一天你決定要衝個澡,當你開始沖刷時,你驚訝地發現,污垢開始從毛細孔滲出,流下身體。你認為自己搞錯了:你以為會越洗越乾淨,沒想到污垢卻越來越多。你瘋狂地逃出浴室,覺得自己根本不應該去洗澡,你甚至比沒洗更臟。你不知道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耐心地把澡洗完。剛開始看起來可能更臟,不過只要再洗一會,就會清潔溜溜了。這是淨化的必經的過程。不管心中有什麼懷疑,只要把它當成一個障礙,是一個待澄清和除去的障礙,基本上它並不是問題,只是淨化和學習的過程罷了。讓這個過程繼續,並自己完成,同時絕不要失去信任和決心。這是過去所有偉大的修行者所遵循地方法,他們常說:“沒有比毅力更堅硬的盔甲。” 7.21死亡時,若你能滿懷信心地將你的心與上師的智慧心相結合,且心情平靜,我保證你會幸福美滿。因此,我們在世時,就要不停地練習與上師的智慧心結合;讓上師的形象,越來越自然地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吃飯,睡覺和做夢之中慢慢地,經過多年專注地培養恭敬心,你將會了解一切現像都是上師智慧的顯現。所有的生命情境,即使曾經是悲劇的、無意義的、恐怖的,也越來越清楚地顯示,那是上師的加持和內在導師的直接教導。 7.22讓禪修變得有趣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可以找些能夠振奮你的音樂,打開你的心扉;你可以匯集一些讓你感動的詩句、箴言或教法,隨時帶在身邊,提升你的心靈。我一直很喜歡西藏的唐卡畫,它的美麗帶給我力量。你可以找些能激起神聖感的複制畫,掛在房間牆上。你可以聽大師開示的錄音帶,或神聖的唱誦。你可以在你的禪房,放一束花,點一柱香或蠟燭,供奉上師的照片或本尊、佛像。你可以把平凡的房間,變成舒適又莊嚴的空間,讓你像老朋友會面一樣,每天愉悅地面對真我。 7.23從我內心深處,盛開的蓮花之中,升起,哦,慈悲的上師,我唯一的皈依!我為過去作為和煩惱而憂苦;我祈求您,在我遭遇不幸時保護我,永遠當我頭上的寶飾,大喜樂的曼荼羅(mandala),激起我的專注和覺醒。

        
——吉美林巴 7.24上師教示我們,心有一層面是它的最根本基礎,稱為“凡夫心的基礎地”(the ground of the ordinary mind)。它的功能像倉庫,過去煩惱所造成的行為,全部像種子一般埋藏在裡面。當因緣合和時,它就會發芽長成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和情境。如果我們有某種思考習慣,不管正面或負面的,那麼這些習慣就很容易被引發再犯。由於不斷重複,這些習慣和愛好慢慢變得堅固無比,即使睡覺時,它們還是會持續增加和累積力量。這就是習氣左右我們的生、死和輪迴的方式。 7.25當本覺的智慧光芒閃耀時,會產生一種不可思量及無可動搖的確定和信心,認為“這就是它”;不用再去尋找什麼,也不用再去企求什麼了。這種對“見”的確定,必須要透過一再瞥見自性來加深,也要以持續禪修來鞏固它。 7.26大圓滿的禪定對治念頭的生起有很強的效用,並對它們有獨特的觀點。一切念頭的生起,都觀照它們的本質與本覺無異,不要敵視它,要把它當成是其“自我光芒”的顯現,本覺能量的示現。這點非常重要。 7.27誰是外在的老師? 外在的老師就是我們內在老師的化身、聲音和代表。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最深愛的上師的模樣、聲音和智慧,無非是我們神秘內在的外在顯現。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夠說明我們能與上師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呢? 7.28雖然看見不同的色相,其本質為空;然而在空中可感知到色。雖然聽見不同的聲音,其本質為空;然而在空中可感知聲音。雖然不同的念頭生起,其本質為空;然而在空中可感知念頭。

        
——敦珠仁波切 7.29西藏人一年中重要的節慶就是新年,如同把西方人的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和生日,全部合併一起慶祝。貝珠仁波切是一位偉大的上師,一生充滿許多傳奇故事。他讓佛法變得與生活更親近。他不像平常人一樣過新年,互道“新年快樂”,卻反而哭泣。人們問他為什麼要哭,他說舊的一年又過去了,有那麼多人們又往死亡邁進一步,卻仍未做好準備。 7.30如果在死亡那一瞬間,我們已經能夠深刻地了悟我們的自性,剎時就可以淨化我們的業障。如果我們持續認證,就可以進入本覺本初的廣闊中,證得解脫,一下全部清除所有的業障。蓮花生大士如此解釋:這種只要認證自性,就可以證得如如不動的力量,就像火炬剎時消滅累劫的黑暗。因此,我們若能在中陰境相中認證自性,如同現在上師所教授的,毫無疑問地,我們將可覺悟。這就是為什麼要即刻開始,藉由修行熟悉我們自性的原因了。 7.31禪坐時,創造正確的內在環境是很重要的。一切的奮戰和苦鬥都來自狹小的心靈,所以營造正確的環境,能夠幫助達到真正的禪定。當幽默和開闊的境界產生時,禪定就輕易生起了。  七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